摘要: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性设施,配电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要加强对配电网管理优化以及技术改造,在进行配电网改造的过程之中,严格的遵守配电网改造的实际原则,保障在进行电网改造的时候设计以及设备的质量,不会出现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于我国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级继电保护配合模式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使我国配电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关键技术
引言:目前我国电网系统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而配电线路的结构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而在电网系统之中配电网系统应有的规模不断增大。而在目前我国的形势之下,配网的管理技术也在向专业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配电网运行过程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解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我国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国配电网在进行多级继电保护的时候,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的制度并不完善,其保护的配合不止需要对于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优化,还需要制定和其相适配的制度,才可以保障配电网多级继电的切实效果不会受到影响[1]。除此之外,在进行制度落实的时候,企业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未认真地履行自身的责任,而这也是当前管理并不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第二,工作人员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不到位,在实际工作的时候,经常可能会因为工作人员操作违背了有关的规定,而导致停电或者出现越级跳闸的情况,导致企业受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十分不良影响。
(二)配电设备出现陈旧
在对于供电网络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有较多地方所设定的供电网络系统发展依旧较为老旧,这主要是因为架空线比较久,电缆使用的时间会比较长,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等相应的设备装置都出现了陈旧化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应用的时候,便会导致配网系统较难实现自动化[2]。也会出现使我国电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阻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载荷的不均衡分布
当前我国配电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便是电路负载功率出现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设计并不合理,而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并不平衡,所以对于荷载区,以及无荷载区的划分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如果改造的并不彻底,便会使电气设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于会导致供电设备出现严重性的损坏
(四)配电网改造设计中存在着不合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供电网络系统设备进行布局的时候,依旧使用传统的布局形式进行分配,使我国电力设备的布局出现较多的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主要是因为电力消费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出现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地区的经济实力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导致电力供应情况出现差异[3]。另外,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网设备布局时,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操作,而导致较为严重的问题,对于在之后进行电网操作时受到影响。
二、多级继电保护的配合模式的关键技术
(一)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方法及原则分析
目前,我国电网建设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配电网规模以及复杂性也有所增强,而传统的机电保护措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现阶段,我国将多级继电保护配合技术引入到配电网保护之中,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变电站在云顶的时候,一旦出现设备故障问题,如果直接将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切除,十分容易对设备造成不利的伤害,所以当前将直接切除转变为具有缓冲的切除。第二,这对于继电保护设备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其主要是利用将机器设置的方式进行改变,来实现对于电力的控制,并且在保障设备安全的情况下,从而对于设备进行紧急性的切除。第三,对于十分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其需要适当的增添一部分分支线路的数量,来起到保护的作用。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电网多级继电保护的作用,其在实施该过程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首先,需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果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并不需要立刻进行故障切断,便需要将出现断路器中瞬时速断保护装置,转变为延时保护。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将延时的时差控制在0.25s之内,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具备弹簧储能结构的断路器。最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瞬时速断保护装置,从而对于馈线电流进行相应的保护。
(二)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配合关键技术阐释
1、三段式过流保护配合技术
在近些年,我国在建设电网方面,获得了较佳的成果,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电网建设之中,很多技术在不断地完善,例如三段式过流保护配合技术。其主要是将差异化定制作为基础,对于出现的情况进行准确性的区分。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并不需要鼓励上下级之间所存在的搭配关系,只要在动作实现进行相应的配合。
2、多级极差保护配合技术
在使用多级极差保护配合作用时,一般都会根据变电站10kV出线以及馈线两种形式,设置相关的保护方式,从而实现保护效果的延长。其不仅可以有效的排除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还能够对其进行持续的保护,一般情况下,该技术的保护时限可以保持在 1~1.5s 之间,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短路电流对配电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幅度的提升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效果。此外,多级极差保护配合技术可以分为二级和三级两种形式。前者通常应用于馈线断路器开关中,保护时限维持在 35ms~45ms 之间,弧度时间一般为 8~12ms,从而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结论
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配电网的规模不断地增加,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对于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我国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说,配电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的质量会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我国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电网技术的重视,在进行电网构造的时候,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进行实施,保障电网工程的质量不受影响,推动我国电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Dvc [1]邓安明[1], 肖大林[2], 罗军[1], 等. 基于专家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运维决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7(7):72-73.
[2]徐明, 杨瓅.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6):122-123.
[3]刘璐华. 信息技术背景下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的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2):84-85.
[4]徐玮, 何安宏, 于海平, 等. 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应用功能架构探讨[J]. 机电信息, 2017(33):58-61.
[5]郝方舟, 罗林欢, 刘晓, 等. 基于移动无线网络长连接的快速复电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8, 46(12):259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