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提升了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从各个方面对建筑施工提出要求,例如:质量水平、外观、舒适度等等,人们的高要求也促使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寻求更多的变革技术和管理方法,更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当前建筑施工单位应不断的创新管理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管理措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动力。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在国家宏观调控逐渐发力的局势下,建筑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考验,百姓消费观念在理性转变之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更高。而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要求,很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办法、模式在新时代的工程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和局限性,在施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上显得有些乏力。利用新的科技与管理思维,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突破原有模式的禁锢和局限,才能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目标。
1技术创新的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工种多、施工环节多、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施工危险性大等多个特点,管理疏忽带来的经济和名誉损失是巨大的,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现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功能、环保性能、生态宜居性能、安全、价格等要求是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要求的不断出现,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成本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化的建筑企业,老办法已经“对付”不了新形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改革创新,要进步,但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照抄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参考的基础上去创新,才能更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且“中国建设”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只能依靠我们去创新,才能一直保持持续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给我们的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不仅可以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为我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实践结论。在建筑行业搞好技术创新,是新时期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必须认真对待。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思维老旧,组织结构不太完善
当前,许多企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的滞后。部分企业在管理思想上、管理办法上和管理效率上存在较多问题。由于管理思想的落后,导致管理方式缺乏现代化,进而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许多建设单位管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造成了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目前,许多单位还没有成立单独的质量监管部门,通常是由其他部门监管,职责分配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之后无法追究责任,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这就造成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推进和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进而会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
2.2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不到位
目前,工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到位,这就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表现在工程设计的技术规范上和工程图纸的设计上,如果没有经过反复的核查比对,就无法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不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延误,也不能保证施工的效率,更无法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与此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没有进行监督,一些工程的质量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部分环节的不合格会导致整体施工质量的完成。一旦工程彻底完成,这种局部的环节会影响整体的工程交接,而此时进行改进难度会大大增加,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同时,在工程的竣工阶段,对工程的质量如果不进行考察,在安全和功能上也不进行排查,极容易出现施工误差安全隐患问题。
2.3没有从根上上对成本进行管理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如果不计算成本,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施工成本缺乏管理,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润。而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的成本缺乏控制,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盈利。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造成资金的浪费与人力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还会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因此,建筑企业要格外重视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
3在工程管理中进行创新管理的举措
3.1从根本上创新管理思维,完善组织结构
施工管理企业要从根本上创新管理思维,完善组织结构,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经营的理念,创新企业发展思维,传统的管理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员工认识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工程效率是由一个企业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决定,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外界公司的接触和学习,不断的交流新的建筑理念和管理理念,学习其它建筑企业的优秀文化和理念。目前,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深度的挖掘数据平台的有效信息,挖掘工程设计相关信息,数据平台是一个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的提供,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相关问题,确保工程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整个工程建筑的效率。
3.2完善施工质量和造价成本的控制
完善质量控制,首先要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计划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图纸设计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经济能力审核,技术力量评估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有后期的顺利施工而言,质量建设才有可行性。另外在实施阶段,做好施工环节的把控,包括设备、人员的状态、施工进度、安全、动态成本的把控等等。建筑工程施工存在阶段性、季节性特征,施工组织、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是影响造价成本的一个大的管理因素,尤其是对人工和设备的合理调配,还有就是材料的计算。BIM技术,不仅在图纸设计上有很好的表现,其在动态成本控制、造价预算、进度管理上同样具有强大的功能,应该加强其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中的推广运用。
3.3迎合时代发展,树立正确管理观念,创新施工团队
施工项目管理主要以组织、控制和管理为主。工程施工管理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人管人的艺术。我们首先要让每一个环节的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出现问题不能相互推诿,明确职责后就能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员工的责任观念树立以后,还要树立安全观念,成本观念和服务意识。有了好的思想,才能有好的行为。现目前的施工队伍,基本还是以农民工为主,基础文化底子簿,而且流动性大,缺少专业性人才。因此,一定要加强团队的创新,进一步搞好专业技能培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要加强稳定性,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施工建设团队。
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对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的实时掌控能力,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安全和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
[1]黄培金.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10(18):85.
[2]刘凯凯,王凯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6(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