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背景做好把握,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从而引导初中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本文在对初中音乐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立足于音乐素养培养,提升初中生音乐创新能力。
关键词:音乐素养;初中音乐;创新能力
前言: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音乐学科的特点做好把握,从而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以提升音乐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社会文明,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从初中音乐教学的本质来看,更加侧重于人格教育,借助于音乐艺术,渲染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本文在对初中音乐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创新能力,以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不足,这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关于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现阶段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影响到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学业负担加重,音乐课教学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课教学成为学生放松的一门课程。受此影响,教师对音乐课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课堂纪律较为松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一定滞后性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音乐课上,依旧沿袭传统,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同时,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不佳,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制约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三)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缺乏关注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目标放在了学生音乐课知识教学上,一些音乐教师认为,初中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解,简单的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即可,对学生创新力培养缺乏关注,从而制约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二、基于音乐素养培养提升初中生音乐创新力的对策分析
(一)做好音乐实践教学,为音乐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当中,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通过加强音乐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促进音乐教学深入发展。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学生喜欢的曲目[1]。通过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表演当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借助于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创作出符合自身感受的即兴曲目。音乐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让学生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进行紧密地结合,使学生掌握音乐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把握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即兴创作与表演融为一体,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模仿,并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音乐创造。
如在学习《龙舟调》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山歌的风味,把握音乐律动进行创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了初中生音乐创新能力。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2]。
(二)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音乐的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进行紧密地融合,借助于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征,借助于这一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乐于进行自我表现[3]。
例如在《春之声》教学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播放关于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使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寻找春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春天之美进行感知,如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小草发出嫩芽,使学生感受春之美,融入到春天的意境当中。结合对春天之美的感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这样一来,结合《春之声》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春之声》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创新,以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又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对《黄河大合唱》进行学习。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借助于视频播放,使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并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竞赛,加深学生地歌曲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力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把握音乐核心素养,引导初中生对音乐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认知力和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结合初中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音乐内容表达出的情感内涵及意境进行深刻感受,从而为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力打下坚实基础[4]。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音乐进行聆听,并在聆听过程中,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想象,感悟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内涵。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播放不同的音乐,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在联想过程中,提高学生音乐创新力。在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时,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音乐学习规律,突出音乐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理想象,以实现培养初中生音乐创新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苗岭的早晨》这一歌曲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苗岭早晨的情景,使学生结合情景展开想象,对音乐进行深入地感受,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灵感、想象,并感受音乐的内涵。接下来,结合音乐旋律,以苗族音乐“飞歌”的旋律进行引导,使学生深入到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以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力,对音乐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及思考。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音乐学科素养,突出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使初中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促进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有效引导,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内涵进行有效感受。通过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使学生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实践,进一步提升初中生音乐想象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杜一琳.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86.
[2]曾轶.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19(11):24-25.
[3]丁垣钰.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创造力[J].北方音乐,2019,39(20):176+180.
[4]王丽丽.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汉字文化,2017(1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