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个要点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作者:米震1 景爱宁2
[导读]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级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级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为了促进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本文也结合一定的实践教学,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或标准”“构建良好的班干部队伍”“以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三方面出发,来探讨关于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促使广大初中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制度
        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性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初中又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班级管理的难度是较大的,也为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班级管理,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班级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班级效果,作为初中教师,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或标准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有效保障,而标准可以说是衡量一个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否合格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衡量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班级制度和标准能够让教师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怎么做。所以说,作为初中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把班级制度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做好,以此指导自己和学生的行为,让班级管理朝向正确的方向。
        例如,从学校角度出发,可先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班级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作为教师在这样的制度和标准下,细化自己班级的制度和标准,针对班级学生来有效地实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为班上学生建立卫生标准、纪律标准等,将一些实施细则讲解给学生,使学生的相关行为能够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班级制度和标准的践行,组与组之间相互监督。而且还可以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让几个小组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更好。这样可以在促进学生自律的同时,以他律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更可以在一定的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二、构建良好的班干部队伍
        对于初中学生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教师也应该逐渐完善班干部管理的队伍。这是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自如,很多学生不愿意说的问题可以说给班干部听,学生干部通常能够帮助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对此,教师应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在进行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应当具备谨慎的态度,规范班干部的工作流程,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意识到班干部管理队伍对自己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在班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可以保持公开公正的态度,让学生自己针对不同的岗位,如班长、纪律委员等,来商量、树立选择班级干部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自己选出对班级管理有作用的学生管理队伍。这样的班干部在学生中间也有一定的基础,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做好一定的铺垫。此外,为了增强班干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可以是会议形式,也可以是聚会形式。这样来让他们相互交流,汲取经验,加强合作。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教师要经常提醒班干部,他们主要是为了团结同学,而不能站在其他同学的对立面。班干部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不是成为学生的“公敌”。
        三、以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任何学生都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生。以爱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制定一百条标准还重要,只有学生在班级中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爱、教师的爱,他们才会更加热爱这个班级,愿意为这个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归属感,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是初中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经常地和学生加强沟通,如此来为营造充满爱的班级氛围打好基础。
        例如,如果班上有学生生病了,教师就可以组织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其他学生去进行一定的慰问,将各科笔记交给他,帮助他不会产生落后感。对于班上的学困生,教师也可以开展一定的帮扶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和日常表现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做好沟通,使他们体会到浓浓的教师之爱。此外,为了使班级更为团结有爱,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彼此合作,加强交流,体会到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份子。?
        总而言之,如今初中班级管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初中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管理的重视,意识到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以上本文提出的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或标准、构建良好的班干部队伍、以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等要点,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范围很广,不只要注意这几点就可以。所以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断思考、创新,以促使初中班级管理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春兰.构建有效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0-21.
        [2]陈正林.探究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