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泽惠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和泽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在开展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的交流与表达,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有效运用语文这一交流工具,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

和泽惠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中心完小  云南  迪庆  6746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在开展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的交流与表达,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有效运用语文这一交流工具,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16-01

        前言: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对于人才的表达能力以及叙述水平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而是可以实现与人信息间的交流,达成情感上的传递,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营造教学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话、提问、评价等,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中起引导作用[1]。教师要善于开展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敢于交流。
        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讲,教师的语言与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指标。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将语言清晰的表述,有效发挥自己的魅力,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的年龄毕竟不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2]。此时,教师不能对学生一味的进行批评,而是要以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避免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还要注意营造生活情境。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弄清楚问题的难易程度,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由胆子小、平时不主动交流的学生回答,逐渐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身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与尊重学生,保护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有意识的多提问题,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不吝啬于表扬与鼓励,使学生逐渐敢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强化语言训练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必要的语言训练是极为必要的[3]。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建展示学生个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为了转变以往传统的训练模式,要采取丰富多样并适当的表达训练方式,将语文课堂变为学生进行自我展现的舞台,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三分钟演讲。在刚刚开展对学生的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三分钟时间站在讲台上进行演讲,培养学生面对他人的勇气,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进行课前美文欣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每位学生准备经典的诗词与散文等,在讲台上进行朗读,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并记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了给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安排作文讲述课,可以由教师或是学生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上台自愿进行口头作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目,学生会愿意主动的表达,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联系写作教学
        优秀作文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学生想要写出一篇优质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要求学生仿写。在学习《花钟》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仿写,让学生深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美,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两者充分考虑,通过阅读内容进行拓展训练,使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高质量的书写文章。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极为重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深化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结论
        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为学生渗透,才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强化语言训练,还要联系写作教学,落实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建文,秦玉莲.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4-55.
[2]陈欣.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表达内容个性化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26-27.
[3]肖燕丽.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