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策略探析 李旭静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李旭静
[导读]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进一步高速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模式、工作内容朝着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变革。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临汾  041606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进一步高速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模式、工作内容朝着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抓住政工工作的关键点,推动企业政工工作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成为企业政工人员重点关注并思考的课题。文章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政工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指出当前企业政工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关于该项工作的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对策;现实意义;不足;政工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主要是一种基于“政工工作信息化”“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以人为本”理论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政工工作相融合的趋势,是政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虽有很多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工具开展政工工作,但成效并不明显。故此,文章重点对该领域展开阐述,旨在进一步帮助相关企业革新工作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增强政工工作的吸引力。
        一、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互联网时代挑战,塑造健康企业文化
        现阶段,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媒体工具迅速发展,员工通过微信、QQ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接触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多,企业政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典型表现在部分员工由于接触到网络终端的消极信息、虚假信息、落后文化,导致自身思想滑坡、精神缺钙。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政工人员必须要从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的角度开展政工工作,利用互联网工具对员工进行教育[1]。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工具可以提升企业舆情管控实效,锤炼党风党纪,整治歪风邪气,确保风清气正。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工具可以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宣传优秀、先进文化,让员工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美丽,帮助企业实现行稳致远的发展目标。
        (二)提升员工政治站位,增强企业凝聚力
        现如今,企业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政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内部来看,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矛盾,员工心理层面以及思想层面容易出现相应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做好政工工作,创新政工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政工工作中,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政工工作实效不足等“痛点”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开展政工工作,能够进一步丰富政工工作内容,让员工感受到政工工作魅力,增强企业凝聚力[2]。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政工工作带来了新契机,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成为新时期政工工作的重点。
        二、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过于单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琐且冗长,这使得员工在相关教育活动中容易滋生厌恶情绪。当前,部分国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内容空洞,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无法满足员工需求。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灵活性低,员工自主学习意识不高,处于“强迫式学习”的状态。部分企业尚未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平台的作用,没有从制度设计的角度鼓励员工使用“学习强国”等APP进行自主学习。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与时代发展大势不契合。部分企业政工人员没有及时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融入其中,无法满足员工需求,导致员工出现抵触情绪。
        (二)舆情管控工作滞后
        互联网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传播的面积以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员工获取信息资源渠道随之增加[3]。然而,部分企业舆情管控工作滞后,没有认识到舆情管控的重要性,无法第一时间控制舆情,进而产生舆情事件,影响国有企业形象。一是舆情管控责任落实度不高。舆情管控责任主要集中在政工部门,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员工缺乏舆情控制意识。二是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难以及时处理突发性的舆情事件。以近期的疫情为例,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做好宣传工作,不能及时控制谣言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将会导致企业难以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进而陷入被动。三是法纪教育工作滞后,忽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舆情管控工作。

部分企业没有开展相关专题的教育工作,员工对于制造谣言和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纪律责任不了解。
        (三)政工活动缺乏创新
        当前,部分企业政工活动对员工吸引力不足,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部分企业没有应用互联网工具举办相应的政工活动,难以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典型表现为对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度不高。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举办的政工活动缺乏个性化,没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利于实现质变。
        三、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的突破路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
        为加强政工思想工作的力度,必须要抓好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员工的思想引领。一是要应用好“学习强国”这一制胜法宝,交出优秀的“成绩单”。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将“学习强国”的学习情况作为员工考核、员工晋升、员工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相应的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增强思政教育的灵活性以及员工自主性。二是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政工人员要加强学习,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教育课程,确保政工工作与时俱进。
        (二)应用互联网技术做好舆情管控工作
        舆情管控涉及面广、内容多,加之舆情本身具有突发性,导致这项工作的难度大。为此,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工人员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该项工作。从企业这一侧来看,一是要健全舆情管控责任落实机制,细化舆情管控责任,坚持一手“堵”和一手“疏”。一方面,要将责任划分至具体的部门,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做到不信谣和不传谣,维护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形成部门负责人牵头的舆情责任机制,确保本部门微信群、QQ群内不随意传播虚假消息。二是要建立舆情应对机制,增强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企业可以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舆情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性舆情事件。从政工人员这一侧来看,政工人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设法纪教育专题,从法纪角度对员工进行教育,提升员工的法纪意识,减少员工传谣、信谣的现象,彰显政工工作的价值。
        (三)创新政工活动
        一方面,企业要与互联网时代保持“同频共振”,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工具开展政工活动。企业可以应用为微博、微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向先进学习”等征文活动,做正能量的“宣传使者”。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围绕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战略、企业品牌拍摄相应的微电影,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发展氛围。
        四、结束语
        政工工作是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点工作,政工工作科学化以及精细化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现实生活中,要将这一复杂而又高度综合的工作事项做好,十分考量政工人员的智慧。鉴于此,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来探寻政工工作的新模式以及新内容,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更好地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具体而言,一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二是要应用互联网技术做好舆情管控工作;三是要创新政工活动。相信政工人员在用好“互联网”这一制胜法宝的未来,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质量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立铭,胡恒钊.“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J].理论研究,2020(01):43-47.
        [2]贾朝强,刘聪.新时代“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261-262.
        [3]杜放光.互联网时代下的“微”政工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4):81.
        作者简介:李旭静(1988.11--);性别:女,籍贯:山西省临汾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有职称: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政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