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大学问——小班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作者:宋清华
[导读] 【摘 要】 由于农村学生数量的大量减少,很多农村学校被动出现了小班化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一是教育难度随之加大;二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学生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教育观念淡薄,与学校沟通存在障碍,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所有这些问题,对小班化试验学校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所以,需要老师们潜心实践,不断求索,探索出一条小班化教育之路,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初中数学课

        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中心学校      山东 威海      264500

      【摘 要】 由于农村学生数量的大量减少,很多农村学校被动出现了小班化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一是教育难度随之加大;二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学生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教育观念淡薄,与学校沟通存在障碍,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所有这些问题,对小班化试验学校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所以,需要老师们潜心实践,不断求索,探索出一条小班化教育之路,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班化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12-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量的生源涌向城镇,这就造成乡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学生人数大量减少,于是农村学校的小班就应运而生。如果农村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小班优势,实施小班化教学,便可形成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这种小班化情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陪伴学生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的减少,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会更加便利,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所以小班化教学主张"教师生活在学生中"的"陪伴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更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状况,走近学生的心灵,学生也更容易接纳老师,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科阅读,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为学生带来自信。阅读不仅仅只针对文科,对理科同样重要。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大量地阅读有关书籍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够形成数学思维。小班化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提供了条件,数学教师可指导学生们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老师平时的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把班级学生编成若干弹性小组,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动态的灵活设置,作同质分组,异质分组,自由组合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小组学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小班化教学设计更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所以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学目标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级内部不同的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目标层次,相邻目标交叉呈现,便于弹性调整,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做到目标的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又做到张扬学生的个性。
        3.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此,各个教研组通力合作,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研讨制定出适合自己学科的四种课型教学模式,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并将研讨的教学模式与教研中心下发的模式相融合,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专门设置针对尖子生的"小纸条",课堂上,优生掌握知识较快,往往会感觉无事可做,通过递小纸条的方式,促进优生的发展,小纸条的内容以课堂教学拓展题为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从而激发优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出"小纸条"的"大能量"。
        4.安排有差异性的练习作业
        作业的设置力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作业形式多样,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可以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对于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作业体现弹性,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其他层次突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可以设置针对尖子生的能力提高题,针对学困生的基础练习题,以及平时经常出错的易错题专项练习,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的批改方面,针对小班化特点,老师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作业批改,发现问题,马上讲解、当场过关,全面照顾到每个层面的学生。
        四、改变评价方式,提升数学的学科素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小班化教学,更多的还要考虑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依据他们原有的基础,进行肯定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的评价体系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多方面考察学生。除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参与情况、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等。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其科学性和独特性,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学科素养,而思维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数学本科素养的培育将更深更远,小班化教学恰恰为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便利与可能。
        小班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整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生长点;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同时,小班化教学紧扣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此时,我们依旧根据自己的顶层设计,有条不紊地行进在深化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