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试卷分析的经管类统计学教学优化改革思考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作者:程郁琨 伍庆
[导读] 一、引言 统计学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信息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14-03
        一、引言
        统计学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信息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作者来自苏州科技大学,承担商学院物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任务,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计学》(第四版)为教材。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2017级金融工程、市场营销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共245人)期末统计学试卷为样本,运用R及Excel201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统计学的期末试卷进行描述性统计、难度及区分度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原因,为今后经管类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试题型与考试内容
        目前《统计学》期末考试方式为闭卷,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共九大题;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填、计算分析题等;涉及的考试内容及考察重点见表1。

        三、试题质量分析
        3.1 试题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试卷分析共挑选245份有效样本,涉及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三个经管类专业,其中总分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6分,平均分为68.184分。试卷每题得分及总分值得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3.2 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文通过计算各题的难度系数来刻画每一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相应的难度分析。我们用符号 表示难度系数,即每题平均得分与该题总分值之比。通常,试题难度系数在 之间较为合适;如果,则说明试题难度较高;若,则表明试题较为容易。本次试卷各题的难度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第二题填空题、第三题统计数据的描述、第五题假设检验、第六题方差分析以及第八题相关与回归分析的难度系数均大于0.7,说明以上五题的难度较低;第一题、第四题、第七题以及第九题难度系数处于 之间,难易程度适中。

        3.3 试题区分度分析
        一套试卷还需通过计算各题及总分的区分度系数来衡量试卷质量。一般来说,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分数距离,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我们用符号 表示区分度系数。为了计算区分度系数 ,应首先将试卷各题及总分的分数按降序排列;取前 的学生为高分组,计算高分组分数的平均值,记为       ;取后 的学生为低分组,计算低分组分数的平均值,记为      ;因此,

        一般来说, 值越大,则区分度越高。经验表明:

        根据(1)式,我们分别计算本次试卷九道题目的区分度,以及总分区分度,如表4所示。

        本次试卷中第一题选择题区分度最低,仅有0.387,但仍属于 ,表明区分度较好;第九题区分度最高,超0.9,区分度很好;本次试卷所有题目平均区分度为0.678,除第一题外,其他八题的区分度均属于 ,说明本次试卷的区分度较高,能很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
        3.4 方差分析
        本次考试涉及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2017级金融工程、物流管理以及市场营销三个专业,共245名学生。我们分别对每个专业的学生总分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6所示。

        我们进一步对每个专业学生成绩绘制成绩分布的直方图。

        图3. 市场营销专业《统计学》成绩分布图
        由图1-3看出,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本次《统计学》成绩很好地呈现出正态分布;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成绩不及格率较高,平均成绩也处于三个专业的最低水平,仅为61.875分。因此,我们将对三个专业的学生期末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想了解专业因素对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影响,进而判断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掌握程度是否有差别。
        进行方差分析,前提要求观测数据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各总体方差相同。但在实际中,多数观测数据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如果数据峰度绝对值小于10且偏度绝对值小于3,则基本可以使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改革思考
        4.1 教学内容优化改革
        建立“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统计学》教学内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介绍统计学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它相配套问题的改革,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调整并充实《统计学》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教学内容应凸显“大统计”思想。结合财经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将数理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精华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展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实际运用。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统计学》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理论、方法解决社会调查和社会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
        4.2 教学方法优化改革
        从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将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和创新。基于“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也需积极调整,改变原来主要是教师讲的方式,而应采用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学多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
        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上,主要采用启发式、少讲精讲、结合案例以及研讨式等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从实践教学环节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的实施与写作,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互相评价、教师实际指导、小组自辩等特别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升学习兴趣。
        4.2 考核方式优化改革
        目前《统计学》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较为单一,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决定因素,并且由于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即时有平时成绩作为辅助方式,一个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对所有学生给出确定的平时评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反响,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应随之进行匹配,将考核方式由记忆性的闭卷笔试为主改为多样化的着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可尝试采用综合考核的形式,具体内容详见表7所示。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需要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的题库,具体的包括理论考试题库、上机考试题库。
        五、结论
        基于试卷分析,对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我们首先利用R和EXCEL等统计学软件,对苏州科技大学2017级金融工程、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245份统计学试卷进行统计描述、难度、区分度以及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及概念掌握程度相对较好,但对一些计算及统计分析内容有待加强;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所在专业对于统计学成绩有显著性影响。这一现象说明,不同专业之间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有所不同,需通过相应手段激发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要求教师注重统计学的实践教学,将“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