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护理在中医护理门诊骨伤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作者:王晓敏
[导读] 在门诊骨伤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辩证护理价值的分析

         摘要 目的 在门诊骨伤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辩证护理价值的分析。方法 86例骨伤患者根据掷骰的方式分为两组,若为单数,则被纳入观察组中,接受中医辩证护理。若为双数则纳入参照组中,接受常规护理。在治疗结束之后,比较疼痛评分和治疗依从情况。结果 在治疗依从率的对比上,观察组高于参照组,而在疼痛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则低于参照组,且p小于0.05。结论 门诊骨伤科患者在护理措施的选择上,选用中医辩证护理疗效更为确切,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一步改善治疗依从率,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骨伤科;中医辩证护理;应用价值

         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骨伤科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骨伤疾病的发生率与其他疾病相比更高,而且患者大多具有强烈的疼痛感,以致于患者需要承受更大的折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也影响着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发现,骨伤科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联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不良现象,而且能够降低致残率,进一步加快康复速度[1]。但是由于护理方案的多样性,究竟哪种护理方式更为适合骨伤科患者已经成为临床探讨的事宜。本院将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86例骨伤科患者的治疗中,并观察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服务奠定基础,且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请看下文的详细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本篇文章中,对86例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采用掷骰的方法分为了两组,也就是参照组和观察组,前者4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是28:15,最大的年龄和最小的年龄分别为73岁和11岁,平均为(42±1.9)岁。后者4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是27:13,最大的年龄和最小的年龄分别为77岁和10岁,平均为(40±2.7)岁。基本资料的对比结果显示,p大于0.05,则应继续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接受常规骨伤科护理方式,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并帮助患者采取最佳体位接受检查和治疗,耐心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需加强中医辨证护理:(1)中医辨证护理 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相关人员应详细了解中医辨证理论,以便于在护理过程中加以运用,并在中医辨证理论的引导下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临床表现明确病因,以便于中医辨证护理的实施[2]。(2)中医饮食护理 在饮食护理之前,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饮食指导。比如热证患者应食用具有清热养阴功能的食物,包括苦瓜、绿豆等,禁止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风寒湿证患者则要食用具有通络活血、散寒功能的食物,包括羊肉、大豆等,禁止食用具有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血淤气滞的患者则要多吃萝卜、木耳等活血、解毒功能的食物;而气虚血亏的患者则要食用具有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包括红枣、莲子等。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时刻监督患者的饮食习惯。(3)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患者有七种心理表现,任何一种心理表现过度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情志护理干预,比如老年人往往会担心住院时间过长而给儿女带来负担,护理人员在此时要通过语言安抚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压力,告知其只有配合治疗才能更快的获得康复;对于儿童,护理人员应与家长交流,了解患儿的性格和喜好,并陪伴患儿玩耍,树立患者打败病魔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情况并统计依从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2.结果
2.1治疗依从率
         从下表1中可以看出依从率的对比情况,且统计学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1治疗依从率(n%)

2.2比较入院后疼痛评分
         从下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上有着显著的优势,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越发明显,差异显著(p<0.05)。
         表2比较入院后疼痛评分(±s)

3.讨论
         在中医,骨伤科也被称为伤科和正骨科,主要针对筋骨、经络等部位损伤性疾病而进行研究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骨伤科的新理论逐渐受到了临床的重视和运用,骨伤科的护理工作应用也越发广泛。在中医护理中,辩证护理一直处于较高的地位,将其应用到骨伤科效果更为显著。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医护理方式,相较于其他护理方式来说,中医辨证护理的针对性更高,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符合度最高的护理方案,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首先为患者提供了中医辩证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3];其次对患者展开针对性饮食护理,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最后为患者提供情志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得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三者联合运用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率以及入院后疼痛评分两项指标的对比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结果更具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门诊骨伤科患者在治疗时接受中医辩证护理,可以缓解疼痛感,进一步提高了治疗依从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4.参考文献
[1]张立兰.中医辩证施护在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2,020(012):157,160.
[2]杨芸.中医辨证施护在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15期):185-187.
[3]韩丽青,许贤静.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中医辩证施护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3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