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在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徐丹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国企内部实施档案管理主要基于手动操作,但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加深降低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国企内部实施档案管理主要基于手动操作,但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加深降低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更新和变革,不断使其和现代需求相适应。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事档案管理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应用
        1数字化信息应用的重要性
        1.1对档案管理更重视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对数字化的应用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国企对管理的重视。档案管理并非小事,传统档案管理被替代是时代的选择。尤其在职员的招聘上,过去对管理员并没有过多的职业要求,导致在岗员工的综合素养良莠不齐。但数字化信息的应用提高了档案管理员的准入门槛,员工被要求掌握更加贴合时代的技能和知识,在对新设备的使用上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应用上具有一定的能力。这样的员工入职,体现了领导层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对国企整体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1.2档案管理效率提升
        电子版的记录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手工记录更加直观和高效。数字化程序的设定可以提升人工录入的准确性,档案在录入、调出等步骤上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同时,计算机应用的便利体现在查找档案时可以通过查找关键词快速调出所需档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档案管理的效率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1.3档案管理信息更安全
        传统的人事档案均使用纸质记录,档案被他人篡改、窃取的风险以及被损毁导致档案出现断层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重要的数据都存在计算机中,通过加密计算机来保护人事档案的安全。与此同时,因为计算机有着海量的储存空间,使档案的存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程度保证了人事档案的完整和连贯。
        1.3档案使用时间有延长
        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纸质记录会因为时间、人为或者灾害的原因遭受损坏,档案室的空间以及人力的缺乏也会一定程度上限制档案的保存时间。数字化应用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海量内存提升了档案的使用年限,通过上传到云空间保存的方式,可以使档案在需要时在任何计算机设备上被使用,调取档案更加方便,存储时间进一步延长。
        1.4保障国企工作有效开展
        人事管理是国企各项事物有效进行的保障,这项工作关乎每一位国企的在职人员。做好人事管理,不仅可以配合国企发展,使人才的潜力通过合适的岗位被最大程度的激发,还能在强强联合的组合基础上迸发出无限的可能。电子信息不易篡改,容错率低的特性保证了人事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对企业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国企的水平。
        2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2.1档案管理人员态度散漫,专业技术较差
        目前,国企内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企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也没有接收一些知识,降低了国企档案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效率,无法让国企档案对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也无法提升国企经营的整体质量。很多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也不具备一些专业技能,因此,国企需要引进专业人才,以带动国企内部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素质,使用较为专业的技术解决一些管理问题。
        2.2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较为传统
        国企的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为传统,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如果日常档案管理以人工管理为主,就会使其和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产生一定的差异。传统人工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主要是其检索过程效率相对较低,人工实施步骤比较复杂,实际工作难度较大;工作人员在有限的工作空间内实施档案查阅限制了人事档案管理时效的提升;人工查阅还会对人事档案造成损坏,降低了档案的重复使用率。


        2.3档案安全性相对较差,法律制度支撑较弱
        传统人工查阅档案的载体和档案信息是保持一致的,人事档案信息和档案载体无法分割,工作人员查阅档案会提升档案损坏的风险。但是在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信息主要以数据方式进行保存,可以将档案数据和档案载体进行区分,并能实时更改档案实际数据。不管是传统纸质档案还是数字档案,都需要对档案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数字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档案信息储存过程中,假如对存储档案的服务器进行破坏,那么所有档案就会遭到损坏,从而丢失档案信息。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档案管理方面国内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其规范化推广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3推进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现不能单靠某个档案馆(室)所独立完成,应加强档案馆(室)与档案馆(室)之间、档案馆(室)与单位的其他部门之间、档案管理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各级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国内外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制定出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和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确保各人事档案部门的数字化建设遵循统一的标准,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档案管理与时代和信息科技的同步发展。
        3.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实施平台,是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否则数字化管理便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单靠某一档案馆(室)来开发和设计完成这一庞大的系统需要巨大的经费,而且费时、费力,但如果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档案馆或部门为核心统一开发和设计完成,再辐射周边小型档案室,实行统一开发,逐步实施,分级管理,将大大减少成本和不必要的浪费,加速实施的进程,同时为系统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便利。
        3.3加强管理,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水平
        加强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工作,加强相关法制宣传教育,为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健全完善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使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让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及可追溯状态,为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提供管理机制方面的保障。
        3.4加强学习,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者的职业技能
        单位和管理部门应该成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坚强后盾。通过向社会引进网络信息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鼓励档案管理者积极参加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技能学习和培训或请专家对在职员工定期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技能。档案管理者应该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掌握数字化档案系统操作的技巧,成为既精通档案业务,又熟悉计算机软件利用的新型的、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为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想要令国企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现代化转型,离不开国企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档案管理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今的世界是飞速发展的世界,数字化的应用是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国企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遵从时代的召唤,及时认清数字化信息在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争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林俏瑾.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16):166-167.
        [2]王廷梅.论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企业,2019(08):22-23.
        [3]彭碧珍.浅谈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7(03):76-77.
        [4]刘洋,王春梅.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1):111+113.
        [5]周军.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2):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