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凤冈供电局 贵州遵义 564200)
摘要: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配网系统逐渐向自动化发展,农村配网作为整个电力配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运行与发展是未来的趋势。配网的自动化建设与发展成为农村供电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实现农村配网的自动化,无论对于农村电力系统的改进还是农网运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且积极的意义,然而,农村配的自动化发展与运行管理需要科学的技术与管理模式。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运行管理对策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发展;运行管理
1 农村配网自动化概述
1.1建设基础
首先,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对网络结构要求很高,这要求农村配电网具有开环工作结构和电源工作结构。其次,在农村配网自动化过程中,配电网除了具备满足自动化标准所需的继电保护装置外,还具有作为自动配电开关装置等基础的相应装置。第三,确保地方配网自动化过程要具有与之对应的馈线终端测量控制单元,并能够保证满足室外环境的需求。第四,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需要配电系统网络具有高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是配电网自动化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
1.2建设原则
在建立农村销售网络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使销售网络自动化向信息网络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与地区调度中心和系统完全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促进农村资源信息交流原则。建立农村销售网络自动化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确保农村销售网络自动化系统的良好兼容性。第二,确保系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不影响全自动系统运行稳定。第三,由相关技术人员设计和开发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不同地区实现销售网络自动化的适当管理措施。
1.3农村配网自动化的意义
首先,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网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在配网自动化过程中,人们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满足。自动化的网络系统的出现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整体效率还能提高能源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这对于网络的运作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现代企业发展有强大的基础。电力系统的平稳供应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电力企业要从各方面面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声誉、服务质量和口碑,提高安全稳定全面电网运行效率,也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目标。三是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随着区域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电力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在新的电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电力线路的不合理配置一直是我国电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问题的出现容易出现供电线路老化问题,导致电源线损坏。有关电力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和管理,实现促进电网科学合理发展的目标。
2 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阶段分析
2.1自动化开关设备
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的初始阶段,还未将通信网络引入配电网络中,配网自动化仍依靠简单的自动控制开关对电网故障进行控制。一旦电网出现故障,开关就会自动断开,保护配电网安全。配网自动化系统依旧局限于备用电源和自动重合器上,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在当时的配网自动化发展中还比较低,其主要劣势在于无法监测电网的真实运行状态,只能判断系统运行是否存在故障,且这一配网自动化系统也没有调整参数和优化系统的相关功能。
2.2通信网络应用
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提升了电网的运行优化进程。这一阶段的配网自动化可以在电网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实现监控和管理,并及时反馈监控得到的数据信息,提升了故障排查的速度和效率。配网自动化还可以对运行的参数进行远程控制,这种操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网瞬时故障对整个配网的影响,而且还能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这一阶段的农村配网自动化施工成本相对较高,会限制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大规模使用。
2.3自动控制
在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下,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也在不断完善中,农村配网自动化在通信网络引入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自动控制及运行管理功能,这些功能的引入完善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将这些数据信息全部反馈给中央系统,中央系统在分析数据相关特性后,可以直接给出指令,进而实现配网的自动化控制。直到这一阶段,农村配网自动化才算真正走向正规、走向成熟。
3 农村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科学对策
3.1积极优化升级自动化设备
农村配网自动化运行直接推动着农村配网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然而,要想真正实现自动化管理,则要有健全、完善的自动化设备做支撑。鉴于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较多、资金需求量较大,这也为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带来了难度,农村的配网自动化设备配置不全、设备质量低下,问题严重。对此,地方政府必须强化投资力度,支持并完善配网自动化设备,健全农村配网自动化设备配置,不断地改进自动化设备,以此来支持并促进农村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3.2发展多样化的通信模式
现阶段,整个配网系统采用多种多样的通信模式,其中涵盖光线通信、电缆通信等,与此对应的农村配网的自动化系统却一直采用相对简单、单调的通信模式,不仅影响了配网的自动化运行,也对自动化管理带来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地明确农村通信系统落后的现状,积极地丰富配网通信模式,开创多样化的通信技术,使农村配网自动化能够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高效运行,从而确保农村配网的服务水平。
3.3全面优化配网自动化设计
配网自动化系统从建设到运行再到维护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当建设时期存在故障,则会影响配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甚至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必须积极地优化配网的自动化设计,在全面、系统、综合剖析农村地区现实条件、企业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来提供科学、客观的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方案的设计也要以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目标、未来的需求等为参照,要确保配网设计达到配网运行的常规需要、未来发展等,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又要从局部把握,深入细节来综合权衡与把握,从而确保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
3.4优化配网抗风险能力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对此,农村配网建设可以尝试选择N-1模式,使各条线路各自、分开运转,这样即便配网出现故障和问题,也能从整体上保证配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及时局部设备出现问题和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体的配网供电,这样不仅控制了大规模停电,也从整体上提高了配网抵御风险、抗故障的能力。
3.5集成配电管理模式
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其中集成配电管理系统有效地依赖了计算机系统,使各个模块间进行信息交流与数据分享,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农村配网结构的开放,有效控制了配网之间的重合,也有利于自动化配网的运行与管理,能够全方位地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供电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是现代自动化技术、配网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配网自动化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力量的支持,供电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农村配网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积极调整配网发展方案,不断优化配网自动化配备,提供先进的技术,从而全面提高农村配网的自动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武盖.配电网及其自动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王加臣.基于项目管理的苏州配网自动化工程规划与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丁远鹏.分析配网自动化建设项目管理[J].通讯世界,2017(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