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因而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在电力工程建设上投资规模较大。然而,立项阶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及项目实施效果。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复杂,牵涉到的专业问题较多,因而怎样做好电网项目可研评审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结合电网项目建设阶段可研评审的风险防范问题展开研究,就其中的风险点与防范方法设计展开论证分析,并就其中的要点问题给予了解析。
关键词:电网项目;可研评审标准;风险点;防范方法
电网项目的可研评审工作,重点在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评审,可行性论证,技术评审,就项目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问题实施其技术科学性、适用范围、项目收益情况等有关问题展开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后,把其通过书面化而形成评审意见。评审机构要做好人员的组织机构建设,依据专业对不同的工作实施性质划分,并汇集所有专业的资深人员组成评审组,每一个专业都要配备多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负责评审工作,另外对相同项目,不同的工作人员得出的评审意见也可能有所差异。所以在评审工作开展上,要结合专业人员,系统筹备评审工作组,并设立有关的评审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以规范化、制度化的评审工作,保障电力工程项目评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电网项目评审工作开展实施风险
1.1可研质量不高
部分单位未实地勘测、现场核实,可研报告出现数据拼凑或虚列内容的情况。如:为达到经济可行目的,虚列负荷和电量,把存在问题的项目包装成财务指标优良的项目,造成项目投运后,负荷较小,没有达到可研的指标;如项目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不一致,提报单位明明知道这种情况仍然编造各种理由上报。
1.2可研管理不足
近几年电网建设投入逐年加大,项目可研任务重,时间紧,从而导致可研专业资源紧缺,加上可研基础管理不到位,可研进度缓慢,难以为长远规划和项目可研管理工作提供支撑。省级电力公司只有通过细化可研评审标准,充分发挥对县级供电公司、市级供电公司的可研监督效力,确保逐层把关,才能从源头上提升可研报告质量,完善可研基础管理工作。
1.3评审监督需加强
未建立对地市经研院、可研实施单位的监督机制,无法有效的控制可研设计过程、可研预审过程的质量。常常出现可研实施单位未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可研报告,未在可研阶段把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明确主要技术方案;可研预审单位未认真履行审核把关职责,项目与规划没有衔接,分类混淆,拆分立项、分项需求没有整合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研评审的总体进度与质量。
1.4管理范围需拓展
当前电网实施一次性评审缺乏闭环反馈环节,即项目评审后可研管理基本结束,对于项目是否实施,是否按照可研报告实施,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等不清楚,项目可研与项目实施实质上存在脱节,项目实施情况无法反馈到今后可研管理。省级电力公司应加强与拓展电网可研评审管理,从范围上应加强对基础地市单位的可研过程监督管控,提高可研过程效率与质量;从过程上增加可研评审回头看环节,实现可研管理闭环管理。
2.电网可研评审风险防范策略
不同管理模式采取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机制具有差异性,因此首先需基于新形势特色和现状要求,明确电网可研评审管理模式。
2.1创新电网可研评审管理策略
当前省级电力公司从管理范围上主要针对的是电网可研报告,从管理职能上主要是体现专业指导功能,综合体现为通过对电网可研报告的进行审查达到管控目标。该管理模式对基层可研实施单位的管控力度较弱,难以对可研过程进行管控。在当前电网项目数量多、类型多且可研质量不高,基础管理不足的现状条件下,省级电力公司应加强其管控职能,拓展管理范围。通过梳理可研评审管理的流程、组织、内容等要点,提取管理关键内容,明确省级电力公司以“三项功能”(夯实专业支撑功能、提升归口管控功能、落实评审监督功能)为管理策略。
2.1.1夯实专业支撑功能以充分加强省级电力公司的专业技术能力
发挥技术引领、标准规范的优势,对地市经研院以及地市可研实施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从源头上提升电网可研质量。主要包括两大功能:一是标准规范指导,以模板、要求、标准为对象,通过统一可研相关模板以及可研评审标准,以标准化内容推动可研规范性,提高可研质量。二是专业支持主体,以培训、交流、指导为方式,向地市经研院以及地市可研实施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以专业化技术推动可研科学性,提高可研质量。
2.1.2提升归口管控功能
充分履行省级电力公司的牵头负责职能,发挥归口管理、过程统筹的优势,做好项目归口管理、评审流程管理工作。一是项目归口管理,以多量、多元的电网项目为对象,统一项目分类标准,规范项目分类统筹,实现项目差异化评审管理。二是评审流程管理,以过程、任务为对象,优化评审全过程流程,明确职责界面,做好项目评审全过程管理。
2.1.3落实评审监督功能
促进地市经研院以及地市可研实施机构的逐层把关功能,发挥协同检查优势,对可研过程、质量以及效果实施监督。如对可研评审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对可研报告评审质量进行抽查、对可研效果进行跟踪反馈。
2.2实施电网可研评审全过程标准化机制
根据电网项目可研管理策略,标准化机制是夯实基础管理、强化专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管理策略落地的保障。电网项目可研评审全过程包括可研实施、可研评审以及可研后评估三个阶段,可研实施阶段是可研评审阶段的前提,可研后评估是可研评审阶段的效果反馈。从标准化建设内容上主要包括内容标准、流程标准以及规范标准等。因此电网可研评审全过程标准化机制以“可研实施、可研评审、可研后评估”为主线,以“内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要求标准化”为思路,遵循“分类统一、操作适用、持续改进”的原则,实现省级电力公司电网可研评审标准化,提升可研评审基础管理水平。
2.2.1内容标准化是标准化建设基础
在可研实施阶段,通过规范不同电网项目可研报告和明细表模板,统一电网可研内容,规范可研深度;在可研评审阶段,统一可研评审意见模板,提高可研评审效率;在可研评审后评估阶段,通过规范评审后评估检查表,推动可研评审后评估常态性。
2.2.2流程标准化是标准化建设保障
根据梳理可研实施、可研评审、可研后评估各阶段工作内容,统一规范可研流程、预审流程、评审流程以及后评估流程,协同相关单位和部门,提高效率。
2.2.3要求标准化是标准化建设核心
可研实施阶段,通过优化电网项目可研估算标准,为可研实施提供标准依据;可研评审阶段,细化电网项目可研评审标准,为可研评审工作提供工作规范;可研后评估阶段,制定可研评审后评估相关标准,让可研以及可研评审依据更充分、要求更明确,切实提高可研质量。
3.结论
电网项目可研评审管理策略与机制适应了电网项目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形势,具有科学性、落地性和延展性。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省级电力公司的专业技术支撑功能与归口管理功能,加强对基层电网可研实施单位管控;充分体现了电网可研评审全过程管理主线,为地市公司基层单位开展可研评审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聂文海,刘丽,李海滨,梁大鹏,霍菲阳.电网项目评审模式及其管理方案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
[2]汤程,崔明杰,陈幸,陈国华,陈盛华,朱云.关于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标准化的探讨[J].江西电力.2017(11)
[3]刘卫,罗刚.“三段五库”模式在电网项目评审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6(S2)
[4]聂文海,刘丽,李海滨,等.电网项目评审模式及其管理方案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83.
[5]谢蕊娟.输变电项目评审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6]董力通,宁超,罗刚.浅谈电网项目评审中的风险点和防范方法[J].科技与创新,2016(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