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低电压常见问题研究 吴彦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作者:吴彦
[导读] 摘要: 如今,不论是在人们日常生活还是生产中都离不开电器设备的使用,通过使用各类电器设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中也会大大增加电能的消耗,从而导致配电网出现电压不稳现象,难以满足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甚至影响了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姚安供电局  云南省  675300)
        摘要: 如今,不论是在人们日常生活还是生产中都离不开电器设备的使用,通过使用各类电器设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中也会大大增加电能的消耗,从而导致配电网出现电压不稳现象,难以满足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甚至影响了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供电企业应当重视这一问题,了解出现低电压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低电压提供依据。下面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低电压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需求也快速增长,然而配电网网架建设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的配电网线路具有单辐射和远距离供电的特点,造成了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电能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对配电网中的低电压治理问题开展研究。
        1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电力线路配网的稳定、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供配电的正常。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低电压现象,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含了线路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 1) 线路因素。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用电需求激增,有些配网线路的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使得在配网运行中存在电压不稳等现象,严重降低了供电质量。随着各种电器设备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些电器设备对无功功率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无功功率的输送加剧了低电压现象。( 2) 技术因素。我国电力线路配网运行中,配网建设存在问题,表现在线路中的10kV 分段过长等问题,这种分段的不合理使得线路内部的压降过大,从而线路运行中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电力传输不畅; 配网线路与配变间存在卡口、超载等问题;线路负荷过大,线路峰谷差值较大; 电压起伏较大,没有采取必要的调压措施; 调压机制中的联合功能较差,配网本身不具备自动调压的能力。(3) 管理因素。在电力线路配网运行中,人工管理不到位,没有实施实时监管,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配网管理中没有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无法准确获得有关的故障数据等。
        2解决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加强配电网的统一规划
        要想解决配电当中低电压的问题,首先就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统一规划,加强对其进行管理。由于20kV 的线径相对而言很长,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低电压问题,所以需要科学对其进行规划,在建设配电网时应将强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再依据配电网所处区域的具体情况,对线径级别进行确定,使其能够满足电荷要求,保持正常使用。此外,还应当合理选择切割与连接方法,以便让线路末端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向没有出现超负荷的线路进行供电。例如,当界面导线面积较大时,不仅能够对超负荷线路分担电量,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低电压,而且还可以对线路延伸进行处理,以便能够有效缩短线径,根据该地区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加以升级,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全面提升配电网在供电方面的质量。并且,对于负荷密度第且用户数量较多的山区,在配电网中应当使用线路调压器,对低电压情况的出现加以控制,从而保障配电网的供电质量与效率。
        2.2动态做好低电压排查工作
        低电压排查工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建立电压质量问题信息库,对每次排查的电压质量问题登记入库,完成电压质量治理的及时出库,形成闭环排查管理体系;二是依据负荷历史数据,预测台区低电压,提前做好低电压治理计划;三是协同专家定期分析管辖范围内的低电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动态解决低电压问题。


        2.3调整配电网电容量
        在部分区域的配电网中,由于变电分布点相对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因此通常电荷容量也会变得很少,常常会出现超负荷问题。面对此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方法对变压器进行改造和提升的,然后再根据该地区用电特点、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以及每天的用电峰值等方面情况,调整电容量。例如,在冬、夏两个季节中,由于人们在电器设备的使用上相对较多,此时电量的使用也会出现明显的上涨,相对于平时电量使用量也会发生上涨,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根据该情况调整变压器,以便能够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在使用时的质量。此外,如果配电区域存在三相不平衡,那么则需要工作人员制定方案让其达到平衡,从而降低低电压现象的发生。
        2.4提高各级运行电压管理水平
        目前,从各级变电站到调度中心的电压管理水平均有待提升,各级的改进方案如下。(1)提高供电局变电站母线电压调控水平。调度运行人员加强巡视,及时调节无功电压,确保电压合格。加快无功补偿装置的消缺工作,认真梳理变压器调压分接开关挡位及电容器设备状况,确保无功足额补偿。(2)协调调度中心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无功设备的调度管理;配电网结合台区和季节性负荷变化情况对配电变压器调压分接开关挡位进行适时调整。(3)加大电网无功补偿及调压装置的投资。(4)加强对供电距离过长、线径偏小、配变容量不足等问题的精准治理。
        2.5加强监测管理
        对配电网是否做好监管工作也是导致低电压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采取措施对低电压问题加以改善时,应重视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普及电压知识,让广大用户对电压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升其监督意识,同时还应当让其了解电压检测仪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便能够做好对低电压的监测,并且还要根据季节性所发生的变化调整用电量,从而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其次,通过应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监控,对于电网中电量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还需要对电压所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安装智能监测设施,以便能够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并对用户进行调查,了解出现低电压的概率。最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通过对监督制度与管理制度加以制定,避免因为管理人员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出现低电压问题。另外,还需要制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出在监管方面的功能,促使我国配电网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电气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增加了电能的消耗,给配电网带来了更高的负荷,从而导致低电压情况的出现。并且,人们对于供电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在供电质量上无法得到保障,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应当了解配电网出现低压电的常见问题和原因,并能够采取措施提高供电质量,降低低电压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文彬.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低电压”智能规划与综合治理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C].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360-364.
        [2]陆祖红.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低电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4):117-118.
        [3]张曦妍,荆铮.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低电压常见问题概述与讨论[J].科技资讯,2019,17(06):32-33.
        [4]王文彬,伍小生,朱傲,许蔚,范瑞祥,邓其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低电压”智能规划与综合治理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S2):596-607.
        [5]李毅楷. 某地区配电网电压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D].华南理工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