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处理模式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作者:钱强
[导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的处理模式,并就不同处理模式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10KV配电网能够单相接地优化处理模式。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摘要:本文简述了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的处理模式,并就不同处理模式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10KV配电网能够单相接地优化处理模式。
        关键词: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分析与优化
        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尤其是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更是频发问题。一旦出现恶劣天气,例如大雨、大雪更会使这种情况加重,严重影响了10KV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单相接地发生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地电压降低、相电压升高,但由于线电压对称特点因此短时间内并不会影响供电稳定性。但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就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同时也会给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1]。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最大程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与人员安全,在发现有单相接地故障出现时迅速处理才是正确做好。
        一、单相接地处理时间基本情况
        以徐州某地区10KV配电网为例。当下处理单相接地这种故障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来说。第一个阶段是直接在变电站内进行检查,第一时间拉和线路并查找接地线路,这是第一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第二阶段是配电线路巡线,随后根据巡线情况分段查找故障线路位置所花费的时间;第三阶段是找到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故障所花费的时间,这一阶段的故障处理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
        二、配电网单项接地的处理模式
        (一)对接地线路直接停运
        第一是监控操作。当发现变电站母线出现了接地信号就需要以监控情况为依据及时进行汇报,紧接着配调相关资源处理问题。调度员遇到这种情况后将命令下达给监控员,一般为让其及时将开关拉合,接地线路确定后线路不能再继续东电,随后安排人员执行巡线过程[2]。巡线主要以分段巡查为主要巡查模式,以提高故障查找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检查故障点只适用于没有在监控里找到故障点的情况;第二是变电运维人员操作。操作的整个过程为:接地信号出现(母线)、监控汇报、通知人员、检查设备、拉合开关、巡线、排除故障。
        (二)允许接地线路运行两小时
        第一是监控操作。同样是母线首先受到出现的接地信号,通过监控将情况汇报清楚后进行配调。调度员这时将命令下达给监控人员,远程操作开关。接地线路确定后不断电持续运行两个小时,随后进行巡线,必要的时候应去现场检查;第二是变电运维人员操作。在收到信号后变电运维人员知晓后叨叨变电站,重复以上动作查找到故障线路,及时处理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不同处理模式的优缺点
        当下处理单相接地故障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保证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不被影响,允许其继续运行两个小时;第二种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迅速将接地线路切除,以免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而从这两种故障解决措施中还可以引申出四种处理模式[3]。但都各由优缺点,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方案。
        第一是在确定接地信号后由配网调度迅速反应将出线开关拉合,并在已经确定接地线路或是故障路段后不再对其进行继续送电。这种处理模式的好处较为明显,首先这是最快的将接地点线路完全切除的方式,有效防止了不必要危险事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其缺点也较为鲜明。首先是由于消弧线圈的原因,在控制器死机后一旦造成阻尼电阻短接,就会形成串联谐振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出现一个“假”接地的情况,但不能被人们所及时发现继而影响到线路运行,对外停电[4]。其次是可能会出现无线信号装置故障或是通道异常的情况,从而使得开关拉合的情况下不能继续执行合闸操作,同样会造成停电。
        第二时在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完毕后听从配网调度的命令执行拉合线开关的命令,不再对故障线路送电。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相比虽然由于需要实地检查导致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同样也有效避免了设备或是部分线路由于某些故障出现假接地的现象不被人发现的情况出现。另外具体花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因此时间方面可以自行控制。
        第三是主要由监控遥控线开关执行拉合命令,并在确定接地线路后让其保持持续运行状态两个小时,从而快速查找到接地线路。

这种模式下不仅接地点不会立即切除,还不能及时发现假接地现象,因此有可能会导致对外拉路。但其也同样具有优点,这种情况下有充分的时间寻找故障线路,提高故障确定的准确性。
        第四是运维人员到达现场后制定调度拉合线开关的任务命令,确定接地线路后不断开线路让其继续运行两个小时。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时间方面能够自由掌握,查找故障并进行处理的时间取决于运维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并且有效降低了假接地现象的出现。但这种模式应用后检查故障的时间可能长也可能极短。
        四、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优化处理模式
        (一)遥控操作变电站
        在监控遥控操作线开关使其拉合的同时让变电运维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并在确定接地线路后让线路持续运行两个小时。与此同时需要及时对线路检查仪快速确定故障点,故障点长时间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分段送电,节约故障排除时间。(二)改变主变运行方式变电站
        运维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线路检查后(排除完毕设备问题),需要改变方式作出拉合出线开关的命令,并在确定接地线路后立即断电[5]。这时再对线路检查,同样的若是长时间不能找到故障点也可以进行分段试送电,分段查找以节省故障排查时间。
        (二)运行维护
        在单相接地故障出现时迅速启动事先确定的应急预案能够避免产生更大的事故。确定10KV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后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问题排查手段(局放试验或是红外测温)以快速查找到故障点。工作人员要充分掌握线路的具体情况,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运维人员合理安排从而缩短故障排除时间。另外应急预案的确定同样是处理问题故障点的常用方式,单相接地故障属于突发性事件因此设置紧急预案能更好的方便管理,提供动态方式避免故障造成严重后果。每次处理单相接地故障都应该记录处理过程,包括原因、处理方式以及造成影响等,将其作为日常紧急处理的重要依据也方便后后续的故障处理。
        (三)新技术应用
        想要实现10KV配电网的持续发展必然要在其运行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新型技术,这也是处理接地故障为其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支持的基础。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有几点基本要求,第一是要注重技术应用的实用性与配套性。在进行区域电网改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负荷用电影响到线路供电的稳定性,采取了引进绝缘电路的解决方案,并为其配备了耐张线夹,从而实现了线路匹配度不会受到影响,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故障预防能力[6];第二是应该提升运行装置的效率,大量应用一些新型设备,例如自动选线装置就能缩短故障选线时间从而给故障抢修留下了足够的处理时间;第三是注意技术协同性。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或偏差不仅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注意技术协同性,以避免一旦出现事故单相接地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优化了10KV配电网的供电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是中啊哟的电网系统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单项接地故障要采取早发现、早解决的处理原则,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袁光伟,罗志宏.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处理模式的优化[J].电气技术,2017,(7):59-61.
        [2]刘志鸿,王申华,冯超等.基于特频编码信号注入的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10):38-41.
        [3]曾江凉.10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探讨[J].大科技,2018,(17):72-73.
        [4]许春光.10kv配电网常见故障及其防范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2):365.
        [5]陈晓垒,王宁,张天一等.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21):129-129.
        [6]沈亮,李承儒,江子豪等.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跨步电压有限元仿真[J].电工文摘,2017,(6):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