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谢劲龙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谢劲龙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行者,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行者,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施工过程中,防水问题非常常见,不仅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使用寿命,更为安全隐患埋下祸根。因此,对于防水技术,需要在施工中就加以重视。本文将着重分析防水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具体应用方面以及注意要点,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技术分析
        近年来,建筑工程中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而防水技术则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对于整体建筑工程来说,防水不仅影响着整体工程质量,也影响了竣工后居住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阐述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防水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不同方面,强调其中所需注意的地方,进而再一次重申防水技术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防水技术的重要性
        漏水是很多房屋建筑在竣工后会遇到的常见问题,长期浸水会影响建筑物的功能,更有甚者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其结构发生改变,长期以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就需要重视防水技术的应用。在施工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保障整体建筑的安全和稳定,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建筑防水技术,对整个行业的整体质量和健康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应用方面
        2.1屋顶防水
        防水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一项是屋顶的防水防漏技术。在前期,对屋顶的施工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对建筑裂缝的处理,同时,在屋顶防水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采取全天候闭水以及特殊部位圆弧角施工等特殊技术,使用聚氨酯等防水材料涂抹在管道口内,形成保护层。这项工艺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在设计方面,就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混凝土压实,防止混凝土后期由于温度升高降低而出现裂缝。在铺设屋顶的时候,施工人员也要注意到提升屋顶的防水强度,不能将重物放置在未完成的屋顶上形成压迫,造成对防水保护层的破坏[1]。
        2.2外墙防水
        针对建筑墙面的防水施工技术,首先需要进行整体的清洁,保证墙面的干净、平整,以便后期对进行墙面抹灰工作。其次,重点优化混合料的配比工作,混凝土质量等相关需要达到具体的标准。此外,在对建筑外墙进行防水处理时要关注墙面与墙体之间的粘合度,避免出现凹陷、突出等情况,要分层找平,不能一次找平,保持墙体整体表面的平整。墙体的工程楼板底部距离砌块墙之间至少要控制在200mm以上,墙体的缝隙也要合理控制。施工完成后,每隔一天就要进行浇水养护,从而改善墙体的外观,提高其防水能力。
        2.3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通常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的难点部位。保障了地下室的防水、防渗漏功能,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地下室多为建筑物中各种管道线路的集中处,如排水、消防、暖气等,且比建筑主体更容易接触到地下水部分,更容易发生水流侵蚀。建筑结构的伸缩缝、冷接缝等位置多为地下室的渗水部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漏水问题的地方进行实际的预防和检查,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杂质,保证其表层的完好和平镇,避免地下室的混凝土松动。完成防水施工技术处理后,质量监管人员要对其进行养护和监测,控制地下室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控制温度在恒定的范围内,避免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和渗漏[2]。
        2.4厨卫防水
        厨房和卫生间是居民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地方,这两处地方经常发生渗漏问题,经调查得知,厨卫的渗漏问题多因不合理的管道导致。因此,解决厨卫漏水的问题,首先要完善建筑物内厨卫系统的管道结构,从管道衔接的部位出发,提高其联合的紧密度,投入使用前就要进行一定的防水防渗漏实验。

此外,管道的合理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设计者要详细考虑到管道的转弯部位,避免垃圾淤积,堵塞管道,提高厨卫漏水的风险。另外,在厨卫的地面和墙壁抹灰时,应该适当地添加进一些防水剂,尤其注意涂抹均匀,单次涂抹需要注意控制厚度,避免产生裂缝。而在厨房和卫生间的通风管道施工中,需要合理地融入一定剂量的膨化剂,提高管道接缝处的防渗漏性能,通常防水的高度需要一定的控制,确保厨卫管道与地面缝隙之间严丝合缝,避免漏水问题的出现[3]。
        3.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防水技术的注意点
        3.1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系统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式开始前,对于设计方案中的排水系统要进行多次的核验,若在设计方案中就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将得不到保障。在前期设计方案的敲定中,首先要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将建筑周围的环境纳入考虑范围,合理规划和安排防水系统。不仅是出于防水的设计需要,更是要全面规划到房屋屋面的坡度、排水的管道布置等多方面因素。有效及时的排水能够保护房屋的材料不受水流侵蚀,更能增加防水工程使用的时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期防水技术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中防水的能力。此外,建筑施工单位还要确保现场施工是切实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存在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4]。
        3.2优化施工细节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对于施工细节的考量和核定有助于防水技术的实施。首先,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测量和勘查,全方位考察周边环境与影响到施工质量和防水技术开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方案相结合,采集当地的数据,与实际参与施工的人员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要做到重点突出,责任到位,操作流程规范化、细节化,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的切实落地。
        3.3选择恰当的工程材料
        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越来越突出其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选择新型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建筑物的漏水问题,更能从环保等多方面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新型材料还具有耐热性高、延展性好等优点,能够弥补建筑表面存在的细小缝隙,达到高质量的密封要求,帮助建筑主体形成封闭结构,缓解建筑房屋的防水压力[5]。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体系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依据,同样也是贯彻落实防水技术的一大保障。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施工的正常开展和各项工序的稳步推进,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操作完成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进行各项防水、防渗漏的测试,如有不到位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直到通过防水测试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和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水技术的合理运用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者的生活体验,建筑单位企业需要格外重视。相关建设单位要针对建筑物的易渗水部位采取额外的措施,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技术控制,提高防水、防渗漏的能力,确保建筑使用安全和使用效果,保障建筑工程完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康康.分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5(21):26-27.
        [2]吕作飞,刘合洋.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13):00023-00023.
        [3]毕全永.土木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1):69+71.
        [4]尹博.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00(005):192.
        [5]王健.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