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兰察布电业局 012000)
摘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改革与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在努力进行自身结构与模式的转变,进而适应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综合分析,有效提升了我国电力营销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证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同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智能化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网规模迅速增大。信息化电网建设满足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电力需要,现阶段营销部门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核心部门之一。建设信息化电力营销部门,是促进电力企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营销建设是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1智能电网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形式的电网,智能电网大致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智能电网的推广促使电力企业对其服务模式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电力企业和用户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使用户能够更加合理、自主的规划用电时段。与此同时,还可以更加方便的向供电公司反馈供电质量与电价等。相应的电力企业便能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智能电网体系,可以有效的抵御外部因素的干扰和恶意攻击,能够和多种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实行联合,提升电网自身的稳定性能;(3)智能电网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高度融合,可以迅速检查得知电网内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所在位置,并全面准确的收集电网信息数据。一旦电网中发生了故障,能够立即对故障发生位置实行隔离,然后让电网自动渐渐恢复正常,从而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状况;(4)智能电网中大多结合了配电改良技术、智能调配技术、电力储存技术等,在电力公司生产运作时其运行模式更加灵活、应对调节能力更强;(5)采取当代通信和管理技术,从源头处促进了电力设备应用效率的提升,显著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消耗,使得电网的运行环境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理念。
2当前智能化体系应用模式
从电力配套设施来看,世界各国发展不尽相同,但都在向着电力系统智能化、集成化应用方向发展。比如,非洲国家已经着手建设可持续的电力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太阳能),为后期的智能电网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欧洲的发电量较大(大力推进智能化电表),北美区域大力发展智能化的同时,将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发展统一入网管理,实现智能化发展。不同智能化供电公司更多考虑不再是单一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竞争,而是更多考虑不同用户之间特殊的需求。经过智能化数模计算、数据抽取与采集,得出相同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用户的需要,比如智能电表、电价与供电时间的合理安排等。如果管理不善,势必对供电公司经济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应遵守相同的发展规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智能化核心竞争力水平,降低系统中不确定的市场风险。应用智能化的电力营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不仅能对客户进行全面评估,还能对用户的信用水平提升进行科学的引导,将电力公司的经营风险降低到最小化,为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1系统应用运行情况分析
目前,在当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被全面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在短时间内代替传统管理系统成为现代电力企业业务处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其不仅包含了地区电力营销处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为整体市级、县级、镇级电力企业的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一般情况下电力营销工作人员所具备的系统操作权限为系统的基础操作流程。
3.2系统应用运行效果分析
在实际应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切换,同时还需要充分确保该系统已经具备可以全面应用的条件与资格,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系统不断投入新技术,从根本上确保该系统可以全面替代传统系统。此外,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包含了整体电力系统的各个运行信息,同时还包括了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功能,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从而实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有效调整营销体制,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
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不仅是将全新的技术引入电力企业营销部门,更是电力企业在进入全新时代后,营销部门营销理念和营销思路上的一种改变。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进行营销理念和营销管理体制的变革,以此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电力企业在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提高营销相关岗位的上岗标准,消除企业内部营销信息存在的壁垒,增强企业内部营销信息的整合能力。
4.2对大容量数据库管理的建设
对于智能电网的创建完善期间,电力营销业务的变革程度也十分显著,目前,电力营销业务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在处理电力营销业务相关工作时,需要分析整理的电能信息量也就十分庞大。但是,电能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对于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电能用户的个人权益。因为电能信息分析处理工作量庞大,所以,大部分的电力营销计算工作均在互联网环境下完成,而这样便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会导致供电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处理电能信息已然发展成其核心工作任务之一。在开展电力营销业务工作期间,为降低电能信息的安全风险,就必须要创建相应的数据库,从而为信息提供全面、有力的保护。
对于建设智能电网而言,为使得电力营销业务的完成速度和质量都获得进一步提升,在搭建电力营销支持系统时可积极地应用一些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例如,大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化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存储技术等,在联合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使得整个电力营销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当系统建设完毕后,电能信息的处理效率便会获得充分提升,电能信息的安全性也会更加具有保障,有力的推进了电力公司的发展进步。
4.3优化资金分配方案,强化软件建设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营销信息化建设是其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计划,确保各个环节实现有机的协调发展。目前,电力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软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不足。面对这一现象,应该客观调整资金分配方案,加强对软件的资金投入,满足软件发展的资金需要。资金分配过程中也要向人才培养适当倾斜。当前,电力企业急需培养一批精通营销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制定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电力公司经营的持续发展,实现电能信息的高效处理和准确分析是其目前重要的发展突破口。在构建智能电网过程中,通过搭建电力营销支持系统,积极融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增强电力企业内部营销业务的综合实力,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普及。
参考文献:
[1]谭雄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的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实践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85-186.
[2]张凌,明敏.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分析[J].低碳世界,2017(3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