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千伏古交站安全风险深入分析、排查及改造方案建议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期   作者:胡兵 王昊宇
[导读] 通过对太原电网220千伏电源点大量减少后,古交变电站电网潮流的显著增大,
        摘要:通过对太原电网220千伏电源点大量减少后,古交变电站电网潮流的显著增大,详细分析古交变电站220kV系统的接线方式,发现电网风险点和风险后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站220kV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的改进、改造方案。
        关键词:电网潮流;枢纽变电站;接线方式;电网风险点;风险后果;潮流越线
       
  引言
        太原一电厂4*300MW、二电厂3*200MW发电机组可能提前关停,太原电网潮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古交变电站母线的电网潮流将会显著增大,古交变电站220kV系统,接线方式是否完善、是否满足电网要求将非常重要。
        一、220千伏古交枢纽变电站安全风险深入分析、排查
        220千伏古交站已建站已有30年,当初设计为终端站,220、110千伏都采用了单母分段带旁母的经济接线方式。在之后的30年发展中,为了满足电网发展、强化的要求,220千伏设备区只能在东母不断扩建(两回出线和一台主变),到目前形成了220千伏西母维持了建站时的3个出线间隔(2#主变、云古2#线和旁路),而220千伏东母5个出线间隔(1#、3#主变、南古1#线、冶古线、邢古线)的局面,电源点明显偏东母了。全站共装设了4回电网联络输电线和3台主变压器,成为了典型的枢纽变电站,地位十分重要。
        若发生220千伏东母故障停运,那么古交站会同时失去3条联络线和2台主变压器,只剩下云古2#线带220西母带2#主变带全站负荷运行。云顶山站与太原北部电网220千伏三联络线断面(云南线(2*185,790A);云古2#线(2*185,790A)、南古1#线(2*185,790A)一组;邢古线(630铜缆,831A)、冶古线(800铜缆,970A)一组)就只剩下云南线单联络通道了。虽然平时可以采取旁带一条线路,从而形成双线(构成一联络通道)单变的运行方式,但由于旁带线路仅能实现1套保护旁切,所以说,该站运行方式不够灵活、也不够可靠。
        在目前太原电网220千伏电磁未解环和220千伏网并网机组充裕的情况下,云顶山站与太原北部电网220千伏三联络线断面传输潮流不大的情况下,即便发生古交站220东母故障停运,只剩下云南线单联络通道了,不至于潮流越线和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太原电网220千伏电磁解环后,若太原一、二电厂发电机组都不退役,在2014年12月份太原网供瞬时负荷最大3500MW情况下,在发电厂机组正常出力的情况下,云顶山站与太原北部电网220千伏古交站后三联络线断面潮流正常不大于200MW(500A),若出现如上故障,也不至于云南线(2*185,790A)潮流越线和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但是,太原电网220千伏电磁解环后,若太原一电厂(4*300MW)或二电厂(3*200MW)发电机组发生600MW(正常净出力450MW)跳闸退出,在2014年12月份太原网供瞬时负荷最大3500MW情况下,在发电厂机组正常出力的情况下,云顶山站与太原北部电网220千伏古交站后三联络线断面潮流正常将达350MW(900A)(数据具体测算见下表),若发生古交站220东母故障停运故障,将会出现云南线(2*185,790A)潮流越线和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古交站相关220千伏线路潮流测算表(网供3500MW)(单位:MW)

        因此,需要对古交站220千伏设备进行接线方式设备改造。
        二、古交站220千伏设备改造方案建议
        方案一:将古交站220千伏常规室外布置设备改造为,室外GIS设备,接线方式最好是改造为双母线接线,低限是将4回联络线布置为左右两串的单母分段(确保古交站后三联络线断面不发生N-2)。
        改造方法:在西山煤电的屯兰、马兰煤矿二电源改至220千伏邢家社站后,可采取对古交站220千伏设备进行一半、一半改造,可先将旁母、220千伏西母和所属间隔设备拆除,就地组建包括母联或分段的一半GIS设备,将2#主变和一串两回联络线(云古2#线和南古1#线)投入运行接带全站负荷,再拆除220千伏东母和所属间隔设备,再就地组建另一半GIS设备,最后将剩余的两台主变和另一串两回联络线(邢古线和冶古线)投入运行。
        如有可能,优先选取改造不需要半站停电的方案二(改造结果同方案一),但改造方法有区别:在西山煤电的屯兰、马兰煤矿二电源改至220千伏邢家社站后,可先将古交站220千伏旁母和所有间隔的2刀闸设备拆除(如必要时,可将围墙和墙外平房一同拆除),就地组建全部GIS设备,再将一串两回联络线(云古2#线和南古1#线)、2#主变、剩余的两台主变和另一串两回联络线(邢古线和冶古线)一一轮流停电投入新建GIS设备运行。
        最为工程量小和投资经济的是方案三:先将古交站220千伏西母段的220千伏旁路间隔改造成出线间隔,将南古1#线停电改接过来,这样就实现了将4回联络线布置为左右两串的低限要求。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案的设备改造,即可确保古交站三联络线断面发生N-2的概率最低,以确保太原电网安全。
        作者简介:
        胡  兵(1968-),男,200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运行分析技术管理工作。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89号,030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