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化电网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变电站在市场中的未来发展趋向,智能化变电站具有在运行中集成度相对较高、结构体系相对合理及经济适用等优势,进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论在人员管理方面或运维体系的构建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运维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运维要点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1.1常规变电站构成
站控层和间隔层是常规变电站网络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监管常规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常规变电站监控系统,普遍没有遵守统一的模式监管变电站运行情况,由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变电站运行信息,导致其信息接口的兼容性较差。因此,常规变电站所使用的自动化软件普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保护和监控相关设备运行时能够起到相应作用。间隔层作为二次设备,主要由IBD、保护和监控等设备组成,而站控层相关设备基本属于主控一次设备,例如五防主机、操作站和远动工作站等。二次电缆负责连接常规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但由于其自身存在大量的设备,所以二次电缆重复连接的情况较为常见。常规变电站中各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过于单一,且相互独立,所以其内部很难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整体存在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1.2智能变电站构成
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其普遍是通过先进的智能设备在电力网络内部传达和接收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变电站信息的传输,可以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辅助,有效维护变电站的日常运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变频设备的更新速度显著提升,其基于信息化技术,已经实现信息从采集到计量的全自动化。此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还能够结合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控和分析自身数据情况,使得变电站能够更好满足电力系统需求。相对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多了过程层,该部分主要由一次设备、智能化断路器、变压器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组成。
2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
电力系统中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中各类信息数据之间的互通,需要通过光纤网络和2M线构成的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变电站都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对各个变电站的监控。此外,还需要SDH光传输设备或OTN光传输设备等通信设备。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大多数变电站都是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方式需要借助光传输设备进行相互间的通信。光传输设备组成的网络是一个综合的信息传输网络,集成了复用、线路传输和交换功能,由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将多种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可构建变电站的整个通信网络,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涉及的多种数据都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1]。
3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运维要点
3.1确保前期工作,避免网络运维系统性风险
为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的安全运维,首先要确保运行前期的基础工程建设工作,对于前期招投标工作,应先设计合理且优化的招标计划书,按照相关规范化文件严格执行招投标流程,相关智能变电站设备仪器的采购及对应工程的建设应经过多层次的审核,确保中标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加强工程中的监理方对于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实施的项目实行严格的把关,项目验收时,由相关电力单位对建设的项目进行合格检测,保证智能变电站可实现网络的安全运维,经过多层严格的检验且结果合格后即可验收。同时相关网络运维的技术资料也是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基础,在工程竣工、设备完善的基础上,做好信息资源的对接工作,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前期工作,避免出现网络运维系统性风险[2]。
3.2构建规范的安全运维制度体系
为保证智能变电站网络的安全运维,在实现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应构建规范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对操作进行完善,对于相关作业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指导。结合电力厂设备的运行情况,由工作人员编制规范化操作指导书,同时构建网络安全运维智能化检测模型,进行智能变电站网络运维的实施检测。网络安全运维检测模型,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网络运行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生成图表等形式来进行运维风险检测。对于检测中出现的网络运维漏洞,进行数据的有效分析并纳入对应的数据库内进行管理,为了完善相关网络安全运维体系,应加强电力行业的设备操作规范程度,积极的推进智能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统一制度化培训,提升人员对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3]。
3.3加强技术投入力度,引入光纤信息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也要重视科技的力量在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安全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相关技术的完善和完备,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实时性需要借助一定的外界平台帮助,电力安全工作需要引起重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挥电力的最大功能和效用,避免资源浪费,要做到资源的高效化和完整利用。对于相关的操作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培训,智能变电站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对于遇到的问题与紧急情况,要确立相关的紧急解决方案,减少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影响与危害。科技的进步,为目前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便利。光纤信息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当中。这种通信方式的信息承载体是光波,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反射,将信号有效地传输到远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地域关系而造成智能变电站无法发挥其效用的弊端。
3.4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重视后续的相关工作
工作人员作为企业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加强电力调度的技能培训,做到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快速准确,从而确保在智能变电站过程中,电压的稳定以及电流的平稳。因此企业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在理论方面给予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会影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况,针对通信网络的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要确保网络技术的万无一失,这点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技术工人在发现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高效的提高智能变电站工作。处置突发设备故障,协助处理运营突发事件,通过更改供电运作方式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缩小事故的范围和影响,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故障判断,分析和处理。安全性能十分重要,在智能变电站的整体运作流程中,是关键的因素。这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也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发挥智能变电站的智能性,确保通信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的稳定,优化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工作[4]。
结束语
现如今智能变电站的使用日益的广泛,波及的范围也逐渐的扩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变电站的使用过程中会加快其损耗。为了加强和改善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工作,就要加强基础工作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智能平台,将变电站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录入和整合,有助于提高现阶段的电力的利用效率,通过真实而有效的数据来衡量和确定变电站的电力输送,这是既科学又全面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申文伟,逯遥.智能变电站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验收及运维管理研究[J].电气技术,2018,19(08):136-140.
[2]靳杨,李子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0):102-104+127.
[3]郑珞琳,张小飞,高铁峰.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研究综述[J].智能电网,2017,5(09):841-848.
[4]王廷凰,简学之,刘子俊,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南方电网技术,2018,12(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