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常用防治血栓中药对出凝血检验指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期   作者:李厚建 林红丽
[导读]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的国力的强盛,中药已经慢慢走到了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了。

        摘要: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的国力的强盛,中药已经慢慢走到了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了。人们越来越对中药资源的利用重视,中药在对于防治血栓等疾病的重要程度也在日渐的显现了出来。因此,本文研究了研究常用防治血栓中药对出凝血检验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防治血栓中药、出凝血、检验指标、影响

前言:出凝血检验指标可以对一些血栓类的疾病做出重要的指示,为人们发现和治疗该类疾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血栓类的疾病已经成为了疾病中比较常见和频发的一类病症。但是,通过中药可以影响出凝血的检验指标,对于防止血栓类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对常用防治血栓中药对出凝血检验指标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研究。

一、中药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一)抑制血小板活化
         中药对血小板进行活化的影响机理是:血小板在经过活化后可以与纤维蛋白进行结合,活化的血小板可以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进行大量的表达或者是使血小板产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变化,如发生血栓素的变化。如果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血小板的活化受到一定的影响。使用大剂量岷当归,口服三七胶囊均可使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的水平受到抑制。
(二)使血小板黏附能力下降
         内皮细胞一旦受到损伤,就可释放出血管性的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活化信号,一旦这些活化因子被释放,就可以使血小板黏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活化。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进而使得血小板的黏附能力下降。中药静脉注射液血必净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性的假血友病因子。用中药汤剂治疗后的患者,体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降低,进而抑制了血小板黏附功能,防止患者的血栓形成。
(三)使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下降
         当血管破顺出血后,血小板进行聚集使伤口愈合,银杏二萜内酯A,B,K都可以抑制假血友病因子的释放,使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下降。中药川芎的中的川芎嗪可拮抗Ca2+的产生,使其水平下降,进一步使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下降。脑心通胶囊的红花、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使血小板进行解聚,降低血小板的聚集。

二、中药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一)中药对凝血途径的激活
         三七可以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的调控,从而参与到机体凝血的反应过程中,因此可以缩短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二)中药对凝血途径的抑制
         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变,降低了内源性因子活性,使得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变受到了抑制。

凝血途径受到抑制,使得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的减少。中药益心饮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补气化痰活血方也可导致凝血活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下降,抑制凝血功能。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使其影响患者的凝血系统,导致凝血活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但是,同一种中药可能对凝血系统干扰程度不一样。
        
三、中药对抗凝系统的影响
         抗凝系统可以通过细胞抗凝和体液抗凝两种途径来抑制凝血过程,对防止血栓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抗凝血酶是一类具有抗凝活性的因子,对维持体内凝血-抗凝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中药活血通脉基本方后,可以提高患者的抗凝血酶水平,表明活血化瘀法可以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高凝状态得到改善,防止形成血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补气活血化瘀方可加强其抗凝血酶活性,进而加强机体抗凝功能,导致血栓难以形成。
         活化的蛋白C可以消灭活凝血因子,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可保护被破坏的蛋白C活性,使其正常发挥抗凝作用,使得炎症状态下抗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工作。益气活血片使得机体代谢活动受到影响,激活了患者体内抗凝途径,防止血栓的形成。
        
四、中药对纤溶系统指标的影响
(一)中药对D-二聚体的影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可以使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降低,两者均可以改善凝血功能,且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作用比丹参注射液可能更强一些。服用益气活血方补阳还五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可降低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预防血栓发生。中药益心饮方的使用可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和维持患者的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中药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影响
         患者使用中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服用中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患者还要低于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提示两种药物均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总结:许多中药都可以使患者的凝血指标受到影响,如三七、红花等药物。这些中药可以使患者的机体产生抗凝的作用,防止患者发生血栓疾病。但是在临床使用上,还需要对这些中药进行不断的研究分析,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唐亚芳,杨岸新.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0):210-219.
[2]程萍,杨飚.补阳还五汤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1):1217-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