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作者:张灵云 汤红梅 申丽娜
[导读] 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3—2018.3期间内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5例,使用运动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功能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字】: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指原发性心肌发生病变、或是心室由于长时间压力、容量负荷过重,造成的心肌收缩力减低,不能保持正常的心排出量,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病理表现。本次研究就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详情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7.3—2018.3期间内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68.25±21.32岁)与观察组(55例,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65.78±18.01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日常护理。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检测患者各项指标、督促患者早睡早起、协助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医护人员需为患者准备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需要督促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禁止抽烟喝酒。
1.22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运动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若患者出现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则需要及时进行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疏导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保证患者的心情愉快来增加护理配合度。
        2.运动康复锻炼。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小幅度运动锻炼、如翻身、伸展肢体等,然后逐渐加大运动量、协助患者离床活动进行“坐椅子(持续10min将身体尽量多的靠近椅把)”锻炼,同时协助患者进行肩颈部活动,心功能好的患者,可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步行。若患者恢复良好,医护人员可安排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等训练,但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停止锻炼。
        3.健康宣讲。由医护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为患者普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为患者树立信心、调节患者认知方向、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态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肌重量指数与左房内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状态、健康水平、自理能力与行动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3.29±5.01、心肌重量指数为181.65±32.98、左房内径为43.69±5.87;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8.67±6.39、心肌重量指数151.54±26.85、左房内径为39.55±4.31;左室射血对比为(t=4.913 P=0.001)、心肌重量对比为(t=5.251 P=0.001)、左房内径对比为(t=4.216 P=0.001)、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77.21±1.46、健康水平为79.58±2.01、自理能力为76.39±1.32;观察组心理状态为91.35±4.94、健康水平为95.47±5.36、自理能力为93.56±4.23;心理状态对比为(t=20.357 P=0.001)、健康水平对比为(t=20.585 P=0.001)、自理能力对比为(t=28.736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就是静脉血液在回流正常情况下、因为心肌收缩力降低或舒张障碍,造成的心排血量低于代谢所需量、导致血流动力和神经体液活动失常[2]。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不仅需要相应的药物治疗、还需合理的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保持其运动生活能力[3]。
        本次研究中使用运动康复护理进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来说,运动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锻炼来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进行针对性护理,使用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数对比为: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3.29±5.01、心肌重量指数为181.65±32.98、左房内径为43.69±5.87、心理状态为77.21±1.46、健康水平为79.58±2.01、自理能力为76.39±1.32;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8.67±6.39、心肌重量指数151.54±26.85、左房内径为39.55±4.31、心理状态为91.35±4.94、健康水平为95.47±5.36、自理能力为93.56±4.23;观察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永丽,王洪雄,李东霞,黄伟.分级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064-6066.
[2]黄鸣,徐慧玉.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187-189.
[3]赵黎.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06):1052-1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