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石岛镇兴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因此,相关管理单位要重视现场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工程建设更好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工程质量。但是现在,相关的现场管理工作仍然有一些问题,建筑企业需要解决问题,尤其是安全检查方面,同时还要控制工程材料,保护人员安全,做好完备的制度,这样才能保障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1.1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紧密结合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施工项目。
1.2科学规范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各种浪费,例如物料浪费。通过最佳的管理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减少了建设成本,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1.3为了保证施工项目井然有序的进行,能够按照施工进度进行,需要营造科学的现场管理带来的良好工作气氛,达到预期的目标。
1.4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非常有帮助。
2常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很多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以及不同的地质情况,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施工技术人员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一定难度,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工作,同时,遇到稳定性不好、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地基,要认真研究该区域的环境特点,根据结果来制定相应解决办法,避免出现地基变形的情况。
2.2建筑防水技术
在建筑用水较多的区域,比如卫生间、厨房,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的防水工作,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不同的防水技术,保障建筑防水达到要求,以此避免出现漏水的问题。同时,要选择更合适的防水原料,重视容易漏水的位置,如屋内拐角,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3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多,电气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做好电气接地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避免雷电对楼体的伤害,还可以减少因电气问题而引起的事故,这样才能更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3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机制
科学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机制是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首先,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正确的操作,使施工人员对自身的施工行为进行约束,确保所有建设项目有序进行。其次,要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标准,严格执行不同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方法。最后,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必须由专门的人员对施工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针对性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进行处理。同时,需要对重点施工部位加强排查力度,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预案,确保项目的稳定进展。
3.2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在新时期,建筑企业如果不能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创新,必然会与市场发展存在距离。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创新与转变,以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的保障。
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征,合理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时摒弃以往不符合需要的施工技术,使新型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同时,企业需要对先进技术进行准确的分析,避免不合理的应用影响施工时间。
此外,施工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鼓励员工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施工技术体系。
3.3注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建立专业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才能使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更加有效。人才作为施工技术管理创新中最为主要的力量,企业必须将人才队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不仅需要积极引进专业的人才,提高入职门槛,同时还要以丰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另外,企业还需要对现有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方面的讲解和指导,使现有人才可以及时更新知识,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也可以通过比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使其可以对学习产生较高的热情,在企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3.4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
建筑工程建设完工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和评定,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就要强化质量评定和验收。首先要明确质量评定和验收的标准,工作过程中要严格的立足于相关标准和规定来进行工程的验收,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地方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返工,知道达到标准后才能够予以验收。在工程施工最终验收时要坚持“三检”原则,要求施工单位工程师及质检人员签字后,再由专业机构的质检人员就建筑物进行等级核定并签字,最后监理单位再签字确认,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3.5确施工责任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明确技术负责人员的责任,据责任范围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明确,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项技术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实行经理负责制,技术负责人要就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负责。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该详细了解项目的设计情况和业主的需求,切实的参与到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材料、半成品的验收等,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3.6加强技术交底管理
加强技术交底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提前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于特殊工序和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技术交底,以确保施工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着重对安全事故高发环节进行技术交底,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技术交底是层层进行的工作,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确保技术交底的准确性,确保一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的难点,明确施工意图,从而提升施工质量。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7加强施工现场的物料和机械设备管理
虽然建筑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但是为了保证建筑项目能够有序进行,在所有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加强材料管理,现场物料管理工作称为施工现场物料管理。主要内容如下:确定物料管理目标;根据物料特性对贮藏物进行分类,做好防潮防火工作。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熟悉不同材料的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进度以及原料用量对施工项目进行保障;使项目能够安全进行,避免原料的滥用和浪费。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各种机械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大量人力操作。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在项目进程中充分发挥最大价值,要按照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实现机械设备能够在必要时得到保养,保证能够随时正常长久运行。另一方面,操作工的技术水平也应当有所提高,保证其能够正确规范的操作机械设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加强标准化工作。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建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42.
[2]朱小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10):165.
[3]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8):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