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肿瘤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因素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作者:杨硕
[导读] [目的]总结分析颅脑肿瘤病人术后引起便秘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预防性的干预。
        颅脑肿瘤病人因为长期卧床,伤口疼痛,使用脱水药,排便方式及心理状态的改变,容易发生便秘。发生便秘的病人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升高,可能会引起颅脑病人再次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因此颅脑肿瘤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便秘, 如便秘发生,应尽早进行护理干预。颅脑肿瘤病人大便保持通畅,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017 年 6 月~2018 年 12 月,本科室颅脑肿瘤术后发生便秘的病人 120 例,年龄 4~85 岁,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 97 例,无肢体功能障碍的清醒患者 23例。
2便秘因素
2.1环境因素 颅脑肿瘤病人由于病情需要,需绝对卧床,病人不能很快适应卧床状态下的排便方式。排便时,由于环境缺乏隐私,病人害怕排便产生的气味和声音影响到其他人,从而心理有自卑感。排便环境的改变会导致患者情绪紧张。
        2.2身体因素 由于长期卧床导致排便动力不足, 特别是意识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卧床时间长,交感神经兴奋,致使胃肠蠕动减弱,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内压不足,大便不能及时排出[2]。
2.3精神因素 术后精神紧张,伤口疼痛,精神压力大,抑郁等都会影响正常排便。
2.4饮食因素 术后病人摄入水分过少,不能充分软化,难以排出,病人多为流质饮食,缺少粗粮,不能有效刺激排便反射而诱发便秘[3]。
        2.5药物因素 颅脑肿瘤病人为降低颅内压,长期使用甘露醇、速尿,使机体处于脱水状态。由于过多水分随着尿液排出,导致肠道内水分减少, 从而大便干结诱发便秘[4]。
2.6年龄因素 由于随着年龄增加,组织器官逐渐老化,机体应激代谢功能随之下降,加之活动量少,导致肠蠕动减少。
3护理干预
3.1环境干预 为病人提供温暖安静的私密环境,并给予充足时间排便,排便时应避免干扰,以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病人在床上排便时拉窗帘,用屏风遮挡,请探视者暂时离开,并处理好排泄物和臭味,营造一个舒适环境,使病人放松排便。
        3.2排便干预 对于绝对卧床的患者,应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并观察记录病人的排便次数,性状,形态。患者术后三天未排便,可应用缓泻剂,如开塞露,乳果糖,果导片[5],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排便的习惯,对已便秘者,也可采用人工取便方法,操作之前,应与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采取侧卧的体位,然后戴手套,涂抹石蜡油,缓慢塞入肛门将便取出。
        3.3心理干预 由于颅脑肿瘤术后病人的特殊性, 向其讲解便秘时用力排便的危险性,让病人认识到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正确指导病人床上排便的方法。同时要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干预,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避免抑制大便。


        3.4饮食干预 术前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对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做好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多饮水,少量多次,摄入足够的水分软化粪便,能够较好地预防便秘。建议患者术后第一天进食流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待患者无呕吐等不适后,逐渐过渡至半流质,进食宜细嚼慢咽,避免因吞咽过快,致较多空气进入胃肠道,引起腹胀,术后也可建议病人(无糖尿病)进食水果或者蜂蜜水,适当增加粗
3.5纤维,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纯牛奶,萝卜等[6],让其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6运动干预 指导家属在病人饭后按摩腹部,右手平放肚脐上,左手放在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 按肠道走向方向做顺时针环形按摩,每天 2~3次, 每次 20min左右,这样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增强肠肌吸收力,降低腹胀程度, 减少便秘发生。观察病人的排便习惯,准确记录病人每日排便次数。 对于肌力较差的卧床病人,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被动活动,促进肌力恢复和肠蠕动力。每天腹部按摩 3次,每次 30min,定时翻身拍背,每 2 小时 1次,动作应轻柔[7]。可下床活动的病人, 鼓励饭后半小时,可适当在病区走廊散步,有家属陪伴。
        3.7药物干预 对 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用乳果糖或者果导片等缓泻剂,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避免产生依赖性。
4结果
        经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本组 120 例术后发生便秘的颅脑病人的便秘程度都较有好转,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更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再次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5讨论
        颅脑肿瘤病人由于环境、身体、精神、饮食、药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术后病人更容易发生便秘,因此临床上护士应及早采取干预,因人而
异, 做好评估,及时有效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大大降低术后病人便秘发生率,从而减低颅内再出血的风险,对病人病情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玲, 林少丽, 林丽芳. 早期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 2011, 17(36):12-13.
[2]李小华. 预防脑出血病人便秘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07, 5(3):43-44.
[3]刘会. 护理干预缓解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便秘的临床作用[J]. 医药卫生:全文版:00003-00003.
[4]高凤兰, 冀雅杰, 刘香杰. 颅脑手术患者便秘与使用甘 露 醇 关 系 的 护 理 研 究 [J]. 药 物 与 人 , 2014(12):231-231.
[5]朱翊. 缓泻剂的使用与选择[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 34(7):51-53.
[6]章淑萍. 功能性便秘的饮食和生活指导[J]. 西部中医药, 2006, 19(7):42-43.
[7]蔡学联, 章小飞, 王玉燕,等. 腹部按摩解除化疗患者便 秘的临床 观察[J]. 护士 进修杂志 , 2002, 17(2):16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