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杨继国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杨继国 田高博
[导读]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市政工程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在市政工程中道路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4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市政工程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在市政工程中道路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符合建设标准,本文围绕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展开讨论,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道路;
        引言
        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积极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方面有效提高道路的强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混凝土施工操作简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路面开裂以及接缝损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企业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不仅严格审核设计图纸,还要加强材料质量、设备性能以及人员施工技能的检查,从而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介绍
        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1 重视对施工物料品质的考量
        施工企业在工程的准备阶段,应给予施工物料品质检查足够的重视,由于市场中施工材料种类较多,材料质量存在差异性,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建设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且对选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在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是由不同材料组成,包括水泥、砂砾石等,施工企业应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从材料进入现场开始,对材料的质量、经济性以及供货商的资质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材料不会存在质量问题。材料进行现场后,需要对材料的数量、规格以及性能进行抽查,若发现抽查的材料的相关参数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材料,避免使用带有质量问题的材料。
        1.1.2 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
        在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基于材料质量检查的同时,还应对使用的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便提高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此外施工企业应制定全面的养护的方案,使机械设备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降低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1.2 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的探讨
        在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路基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道路的质量,施工企业应重视路基施工,在路基施工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在路基施工期间,若路基为软土类地基,施工企业在处理软土地基的同时,还应使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进行填充处理。此外对路基进行加固、防水等,都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使路基的强度承载汽车行驶产生的荷载。在路基施工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建设标准选用合适的物料,按照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地基施工,为后续的道路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保护路基,实施排水、压实等施工措施,使路基满足道路建设标准。
        1.3 对路面施工的分析
        进入到路面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应对路面施工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根据道路类型设定不同的路面等级,路面等级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高级、次高级、中级以及低级。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内明确标注调配、拌合、摊铺以及压实等指标,施工人员按照上述指标进行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调配和拌合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混合度,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通车要求的同时,将混凝土的坍塌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在混凝土摊铺施工期间,施工企业应合理配置摊铺设备的数量,充分发挥摊铺设备的性能,在摊铺过程中不仅要控制速度,还要保证混凝土摊铺具有良好的均衡性和匀称性特征。在压实施工过程中,选用操作性能良好的设备,从而控制压实速度,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


        2.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2.1 路面开裂
        路面开裂是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问题,由于施工企业未能全面掌握工程地质情况,按照标准拌合混凝土,致使混凝土强度无法满足建设标准,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切缝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未能按照流程严格操作,导致切缝时间、深度等存在差异性,破坏混凝土实际拉应力,另一方面未能充分的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最终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问题。
        2.2 接缝损坏
        在路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接缝出现损坏问题,主要是混凝土具有收缩特点,在收缩过程中泥土、砂石等进入到接缝内,并且施工企业缺乏对接缝的养护,一旦混凝土出现膨胀现象,混凝土内部应力产生较大的压强,在与泥土和砂石接触后,会使混凝土变形,导致接缝位置出现损坏问题。
        3.提升路面施工质量的途径
        3.1 重视对施工物料的有效控制
        施工企业应重视对施工物料的有效控制,加强物料质量的检查,可以提高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使路面保持较高的整体性状态。施工企业应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的各项参数以设计内容为标准,同时通过勘察工程实际情况,对材料各项参数进行合理化调整,使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满足建设标准,从而提高道路的稳定能力和抗压能力。
        3.2 做好对温度的有效掌控
        在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因素对路面质量影响较为明显。施工企业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路面施工温度,避免混凝土路面温度过高,导致路面混凝土材料出现溶解等情况。若路面温度过低,路面会出现拉钩问题,致使路面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3.3 提高施工中路面的压实度
        为提高施工中路面的压实度,需要在混凝土摊铺和碾压期间,选用科学合理的摊铺和碾压工艺,进入到摊铺和碾压环节,一方面控制摊铺碾压的速度和力度,另一方面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实时的检测,若发现某一路面压实度出现问题,应重新进行摊铺和碾压施工。
        3.4 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实施有效的防水措施,一般采用路面两侧雨水渗透方法,要求路面中心高度高于路面两侧高度,在雨季雨水会向路面的两侧聚积。此外在路面两侧采用边缘孔洞的方法,封堵两侧混凝土结构存在的孔洞,并且架设排水盲沟,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避免雨水长期侵蚀路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要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方案内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且加强物料质量、设备性能以及人员技能的管理,避免在工程中受到物料质量等因素影响,导致道路的强度和质量受到破坏。所以施工企业应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意识,通过运用正确的混凝土施工方法,提高工程的质量,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建和,宋成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31.
        [2]胡维宁.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5):153-154.
        [3]侯建国.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电子版),2015,(21):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