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0319871109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加强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创新力度,不仅打破了电力行业发展瓶颈,摆脱了供电系统对电力行业发展的束缚,也为实现电力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工程
引言
供电系统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实现,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电网调度等环节中的运用效果来保证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电力系统运维总成本,为实现电力行业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文章主要针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应用水平。
1供电系统引进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
1.1提升了安全性
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之后能确保所有操作实现安全性,这是其最大的优势;另外通过该技术还能有效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漏洞,让整个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也能在很大范围内降低设备操作给人身带来的伤害。该技术还能实现任何环境以及时间的监控,以此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当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尽可能降低人员给其带来的伤害与威胁。
1.2提升了先进性
引用了该技术之后整体生产流程变得更加顺畅了,并且生产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体行业发展得更加先进,这主要体现在精度方面。另外使用该技术之后有效提升了检测质量与检测水平,使产品检测变得异常精准,实现了高精确度的检测,以此提升了产品质量。除此以外,还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改善生产,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1.3实现了实时监控
原先的管理措施都是通过人工来实施的,所以难免会出现马虎的情况,甚至还会导致事故发生。尤其是在深夜的时候人的注意力往往会降低,就加大了电气故障发生的概率。但是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实现调度与指挥的统一性,提升整体电气工程的稳定性。另外,其还能时刻监控元器件的使用情况,只要发生异常情况,就会马上报警,并形成数据,数据分析完成之后就能及时找到故障问题所在,以此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所有设备在正常的环境中使用,以此提升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性。
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电系统变电站中的运用
供电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数据信息传输速度为目标,实现了变电站维护工作从人力到自动的根本性转变。供电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用电需求总量的增加而逐步发展扩大,变电站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增加了变电站监督管理与日常维护的工作量。监控变电站既是供电系统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电力产品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化设备来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操作与监督,用计算机电缆来代替电气信号,加强了以往变电设备的数字化与集成化发展趋势,利用供电系统总控制中枢来快速准确地检查供电设备,提高了对供电设备的控制力,打破了时空对变电站监控工作的束缚,实现了变电站监控水平与效果的共同提升。例如,完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系统结构已经让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运用变得更加简单,解决了以往系统中RS-485链路信息传输的实时性问题以及信号传输的容量问题。
2.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电系统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是提高供电系统电网调度工作便捷性与快速性的主要措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简单划分为服务中心、显示器、网线等部分,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则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人机联系子系统等三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则是利用专门的局域网来提高服务中心与检测设备的连接性与融合性,从而加快了电网调度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电网调度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动态评估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为基础,主动收集整理与分析运用电网运行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对电网进行地理负荷量方面的测试,并以此为基础来调度电网。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县级以下的控制电网。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获取、分析整理与存储运用数据信息的方式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整体性、全面性的科学分析与推测,推动了电力市场现代化发展。例如,基于CIM的高效模型交换规范和高效图形交换规范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相近电网模型和图形的实时交换,满足了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对技术的需求。
2.3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运用
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之中,可以将智能技术简单理解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智能技术具有设计简单、性能齐全与适应性强的基本特点,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当前供电系统中智能电网系统及时发现供电设备发生的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监控工作的全局性与及时性,利用函数近似器来提高对供电系统的控制效果,通过更改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来调整系统与相关设备的性能,主动分析运用最新的数据信息来调整其系统结构,实现了电气系统控制工作的简捷化与准确化。例如,智能电网将根据电能质量等级来调整电力产品的价格,可以根据用户对电力产品性能的要求来提供质量水平最接近等级的电力产品,工业生产对电力产品性能的要求要远高于生活对电力产品性能的要求,满足了不同类型用户对不同电能质量水平的需求,降低了用户用电成本,节省了电力资源。
2.4分层分布监控技术
分层分布监控技术当前应用非常普遍,它能快速收集到大量数据信息,确保各类数据更加完整,任何一个区域出现故障都不会给整体运行带来影响,更加与现代供电系统的需求相符合。该技术在逻辑方面主要包含有间隔层、站级监控层以及通信层三个层面,其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并且安装方便、占地面积不大,还不需要大量的投入,极具经济性。
2.5 PLC技术
PLC技术主要是给供电系统的指令工作提供帮助,比如编辑、采集、计算等,以此降低系统的损耗,并提升其灵活度。在具体应用时有三个控制要点:1)对供电系统的压力、温度等实施连续性的模拟闭环控制,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2)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开关量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对象,它能自动化控制信号输入和输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3)辅助电力工作,降低损耗,提升生产效益。
结语
大众生产生活的电力能源都是由电气工程提供的,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此能发现电气工程的重要性所在。在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有效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和安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构建,然后通过自动化技术促进电力工程的高效率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胡海涛,贾东坡,尉丽君,等.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4476.
[2]沈磊,张秀丽.浅论供电系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J].电子测试,2019(4):101-102+75.
[3]吴家兴.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商情,2014(5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