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分析 刘飞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作者:刘飞
[导读] 摘要: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下,电能早已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输送有了很高的要求。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南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定南  341900)
        摘要: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下,电能早已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输送有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很多设备维护和输电运行安全管理仍有所欠缺,常常因为安全事故的出现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管理模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电网运行和检修方式不断完善,电网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对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暴雨、台风和泥石流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会造成一些较严重的线路故障[1]。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寻找到有关故障区域,在雨水、冰雪覆盖的地区,即使找到了故障区域,工作人员维护电力线路也十分吃力。如果没有快速确定故障范围,不仅无法尽快恢复供电,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塌方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雷电对线路也有着严重的危害。在雷电多发区,输电线路更易发生跳闸,复杂的地理形态特征更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电网可靠性。
        1.2专业人员知识受限的问题
        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在我国日渐得到完善和发展,它不仅可以高效地管理和维护电力线路,保障线路安全,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检修线路时省时省力。但是,目前,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还非常受限,存在专业知识与智能化电网发展不匹配等问题[2]。要适应技术的发展,运维人员就要不断学习有关电力线路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还需要熟练操作相关设备,以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区域。有时,常规的工作方法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检修人员还应该牢记电力线路中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应对方法,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1.3线路外破隐患带来的问题
        一些外部原因,如高速公路、高铁等施工会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大型施工机具也会对电力线路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许多电网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监控电力线路中的重点区域,防范外破风险。同时,还利用无人机定期查看重要地域,对外破隐患的排查加大力度。这些措施都降低了外破隐患给电力线路造成的危害。此外,部分电网企业与施工方还签订了安全协议,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隐患。
        1.4 输电作业因素
        输电作业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其对于输电线路安全性的影响也最大,通常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运检人员的紧缺。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日常运检总量也不断提高,经常出现运检人员紧缺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整体稳定性。
        第二,难以满足检修和运行所要求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造成检修配合度的降低。人员构架地冗杂和不合理的规划制度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疲软,影响管理的时效性,导致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三,责任制度不明确,分体管理方式会导致不能明确区分事故责任,促使出现无序生产的现象,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检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使得问题和隐患没有被消除,线路运行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
        2关于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研究
        2.1电力线路运维管理系统的内容
        科技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如果要大体上掌握输电线路相关的基本数据和运转状况,那么以数字化电网生产体系数据库、雷电定位体系数据库、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库和电网信息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为主的数据库,就应当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全面了解详细信息的地方[3]。图1为电力线路运维管理系统。
       
        图 1 电力线路运维管理系统
        2.2完善库存备品备件整理制度
        为了让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更快速,有关企业和单位的技术人员要重视相关物资管理工作,不浪费资源,并提出合理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措施,用更经济的材料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首先,企业内部要严格控制采买物品数量,并对设备隐患进行仔细排查,对设备的不同型号和运转的时间周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记录。采购设备时,采购数量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为了提高采买设备的准确性并减少库存设备,要加大力度巡查监管现存设备,合理使用已购买设备[4]。其次,企业内部还可以通过完善物资管理数据库、给不同设备进行编号等形式,加快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这样企业内部的实际管理变得简便容易操作,采买商品时,也有更加完整有序的数据平台可以参考,同时备品备件和仓库的管理也更方便,设备的生产使用率也大大提高。此外,为了让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工程建设更加高效,电网结构更加合理,可以通过管理库存商品的方式来合理分配电力系统工程建设中要用到的设备和能源。
        3完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措施
        3.1研发输电线路配套装置
        要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必须从防雷和增强绝缘性两方面来考虑。此外,必须考虑到暴雨、沙尘暴和暴雪等不利于输电线路维护的自然条件。结合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改进并完善输电线路配套装置,从而减少雨雪等恶劣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也减轻了相关人员维修输电线路工作的压力,因此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
        3.2人力巡查和研发状态巡视系统
        人力巡查是目前巡视输电线路安全状况最有效的方式。目前,维护输电线路系统的研发进展并不明显,而使用人力检测输电线路并判断输电线路的安全状况,有着较为直观的优势,还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估巡查。所以,各企业和单位在大力研发输电线路检测系统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人力巡查。当然,人力巡查也有许多缺点需要解决。例如,人眼和望远镜存在不小的误差,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发现输电线路中的细微问题和预测线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输电线路铁塔的高度问题,运维人员也可能无法十分准确地判断通道内的其他故障问题。因此,各企业和单位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人力巡查,同时以输电线路监控设施观察到的信息为基础,辅以直升机和无人机定时快速巡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才能更好地监控输电线路。
        3.3 完善设备监测评价机制
        完善的电力系统输电运行设备检测评价机制,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关键性作用,应该贯穿于各个输电线路运行的各个环节。为了更加了解掌握电力系统输电系统运行情况,及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包括防雷装置、防鸟装置、各种监测装置、杆号、警告、防护、指示、相位等标识、航空警示器材等在内的设备建立详尽的评价制度,保障输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大研发智能电网系统的力度,同时结合输电线路专业知识与相关科学技术来建立健全完善的输电系统,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亚保.50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思考[J].农村电气化,2018(09):178-180.
        [2]吴伟,廖志斌.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33):179-179.
        [3]徐瑾翔.关于我国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6(13) : 32-33.
        [4]张东东.关于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2019,15(10):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