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去雾见太阳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   作者:廖和平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都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中学生。
广东省兴宁市崇文学校 514500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都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多思多梦,对未来有种种的理想,而又缺乏必要的知识;有充沛的精力,而又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有探索的精神,而又分不清是非界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以利于今后更有效地做好初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当前初中生出现的问题
  1.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但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这些信息未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由于部分学生幼稚单纯,阅历浅,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西方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那些不切实际的价值观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生活要求高,但缺乏爱劳动的习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某些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使许多初中生只会埋头死读书,不会做饭洗衣。现今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地溺爱,使这些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坏习惯。随着社会上“大款户”的增多,学生“大款户”也逐渐增多。而恰是这些经商的“大款户”,由于常年外出,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造成家庭教育的“漏洞”。当前,青少年缺乏爱劳动的习惯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忧虑。
  3.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程度不相适应,早恋现象有所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产业化、城市化及社会活动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青少年发育期普遍提前已成为事实。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不大成熟与生理成熟的不完全融合期,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萌生了体验异性情感的欲望,特别是受一些不健康报刊、影视作品及网络的不良影响,有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早恋或两性关系的错误,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各方面的情况表明,由于少男少女生理上的早熟及思想、意志不成熟性加上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我们教育引导上的偏差,初中生早恋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恐怕还会有发展,且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
  二、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干预对策
  1.优化社会环境。随着我国双休日制的实行,学生在家时间增多,而社会上又没有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的场所,图书室、阅览室、俱乐部等活动场所,在广大的农村里,真是凤毛麟角,造成社会教育的漏洞。毛主席说:人的头脑总要装东西的,如果无产阶级的东西不去占领它,那么,资产阶级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的。

中学生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社会上的违法犯罪分子乘机对青少年教唆,由此,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效应。在目前,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社会舆论工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注重对优秀人物的先进行为和思想的大力提倡、推广。鼓励学生多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育场地等健康场所,丰富他们课余文化生活。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2.优化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当前德育工作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德育=政教处+班主任”的板块模式,好多人认为德育是政教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开发潜在教育资源,调动校内各方面的力量,创设校内德育的大气侯,使德育工作由“板块式”向“混凝式”转变。我们认为学校的每项工作、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校风校貌等对学生都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学校的教职员工对学生的成长都要尽到教育的责任。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青少年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所以全体教职员工的全部工作和整个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校无小事,处处皆德育”,根据德育管理的教育性原则和德育过程的影响一致性原理,我们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从学校校长到传达室保卫人员,从前勤职员到后勤职工,组成全员育人的“混凝式”结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发挥合力效应。学校任何一位教职工对学生有求必应,有难必助,反之遇到学生违纪现象都有权劝阻制止,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充满“爱”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3.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格、品德的教育关键在于养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为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我们积极主动地构造了以学校为主阵地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还认真克服了消极的校外影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多渠道开辟家校教育,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使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教育规范化,充分发挥家长与学校教育合力的作用。虽然现代社会通讯工具的普及,家校联系已便利了许多,但仍然不能取代家访的作用。学校非常重视家访活动,我们班主任每学年对本市内的本班每个学生至少家访一次,争取掌握做学生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新课程改革必然相应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初中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这些初中学校的特殊地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对青少年德育问题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