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作者:王小军
[导读] 电力产业作为民生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小军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高坪供电分公司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电力产业作为民生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且地形复杂度较高,这对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造成了不小的技术难度。本文由实际出发从电力工程的技术特点、电力工程的结束难点和针对相关难点的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做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电力产业;技术难点;针对对策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设施作为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我国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通电。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仅促进人民生活水平进步,还保障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电力工程本社的特殊性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任然存在一部分技术难点难以突破,影响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影响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1.1电力工程的内涵与发展意义
        电力工程指的是与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能作为动力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工程。作为一种能源形式,电能易于转化、运输方便、便于使用、清洁环保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电能利用日益广泛的前提下,电能不足将会阻碍国民经济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电力生产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才能踧踖你过敏经济协调发展。若果把国家经济建设作为身体的话,电力工程无疑在这个系统中充当了“筋骨”的作用。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合理的建设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健的“筋骨”促进经济发展得又快又好。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电力以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要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以带动工业发展、促进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2我国电力工程的特点
        我国有着人口众多、人口分布不均匀、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种类多等特点。要在这么复杂的因素下大力建设电力工程,必然存在施工难度大、地形跨度大、气候复杂性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以我国最大电力工程西电东送为例,为了开发西部河流的水电资源,发电站一般建在西部高原和中部山地的峡谷之中,需要克服高原高山气候、交通运输不便、地形地貌复杂等诸多难题。而该工程输电线缆横跨大半个中国,通过了西部高原、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的三大阶梯,需要克服气候跨越大、交通不便、建设难度大、维护不便等诸多困难。而东部用电区域存在着用电规模大、覆盖广、用电结构多样、和用电峰期一致等困难。我国的电力建设者们共花费十年时间,建设好了这个举世瞩目的大工程,不仅解决了东部用电难题,也帮助了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取得长足发展[1]。
        2技术难点分析
        2.1天气变化影响电力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第一要务是安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极端天气问题。十年之前的那场席卷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雪灾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沉重损失,原因在于对极端恶劣天气预估不足,抵抗灾害的基础设施不完备、防灾救灾体系不成熟等。电力设施由于其散热需求不可能建在室内,而室外就会遇到大雨、台风、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当这些天气出现时,就容易造成电力供应切断,影响人民生产生活。
        2.2外力因素
        外力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2010年之前,由于废铜废铁回收单价高,激起许多不法分子的歹心。他们爬上电缆剪短电线或者爬上变压器剪短里面的铜丝,将价值不菲的电力设施以废铜烂铁的形式卖出。这种违法现象为我国的电力设施造成极大损失,的同时许多不法分子由于缺乏保护措施被高压电带走生命,还给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损害。自然因素包括台风、冰雹、森林大火、地震,这类自然灾害强度大、突然性强、造成的破坏程度高、破坏面积大。



        2.3勘测难度大
        勘测难度大主要指的是建设电力工程之前的勘测,准确的勘测是建设工程和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前提。我国多高山、丘陵、峡谷、盆地等复杂地形在很多电缆的必经之路上,这给勘测和制定建设计划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电力设施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选址必然要远离交通枢纽和城镇村落等人员聚集区域,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又是一大挑战。
        2.4保护措施不到位
        电力设施由于无法建于室内,暴露在大自然的日晒雨淋中加之电流较大造成的电化学效应使得这些设施老化速度非常快。电力设施的老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化学原因造成的氧化腐蚀,二是物理结构损坏造成的应力性下降。对于化学氧化腐蚀,常规的办法是在电力设备上涂保护涂层。然而目前来说这种办法对于设施的寿命保护是有限的,在环境严酷的高寒风沙地带,保护涂层容易风华脱落,失去保护作用。高压线缆的铁架需要承受线缆和自身的重量,静止载荷可以达到十几吨,而在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吨。如此大的载荷长期作用在铁架上,受力薄弱的地方容易开裂或者弯曲,导致承受力下降,产生隐患[2]。
        2.5设备安装不规范
        电力设备是专业性极强的设备,需要安装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安装。小件设备可以厂房安装然后送达目的地,而大件设备为方便运输需要送达目的地安装。操作不规范容易产生安装错误,导致返工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3解决技术难点的相应对策
        3.1完善防灾减灾制度
        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甚至面对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常规保护措施完全没有效果,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制度来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完善的防灾减灾制度首先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例如应对雪灾,需要有针对各种电力设备的专用除雪机和除冰机,还要有清扫路障的机器来帮忙开路。应对冰雹、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要有足够的物资备份和装备投送能力,来应对电力设备损坏之后的及时修复。其次要有专业的救援抢险队伍,可以在灾害出现的时候迅速动作,是灾害损失减到最小。不过目前抢险救援队伍并不完善,只在县一级有救援力量,如果灾害发生在乡村,反映可能会不够迅速。最后,要有完善的防灾减灾指挥制度,发生大面积灾害的时候,明确的指挥和统一的调度,会让防灾减灾系统运作效率大幅提升[3]。
        3.2加强培训力度和工作监管,减少人为损失
        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返工、废材等损失,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完善相关考核上岗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有工作记录、工作复盘、专人监管等体系来防止因素员工懈怠或不专业产生的损失。
        3.3加大创新技术利用力度
        对于过去高山深谷难以勘测等问题,目前可以用GIS、GPS和无人机成像等相关技术将完整场景立体图像呈现在眼前,完美解决该问题。利用新型保护涂料和电化学方法减缓设备化学腐蚀;利用新型合金和声波物理探伤技术最大程度解决物理结构老化问题,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
        4结束语
        电能的使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和交通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它在动力、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电能难以大规模储存,电力部门每时每刻生产和传输的电能必须和用户箱费良一直。这种特性使得电力生产和运输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运行都必须高度可靠。解决这些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何绪生.论述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分析[J].中国电力科技通讯,2018,28(06):18-19.
        [2]崔东东,郑家祥.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探讨[J].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7(12):16-17.
        [3]周强.智能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J].电力科技通讯,2018,26(1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