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修复 李正红

发表时间:2020/1/3   来源:《福光技术》2019年31期   作者:李正红 杨平峰
[导读] 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810000
  摘要:大型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因此大型水电站建设生态修复需要采取立体化、系统化的措施,在施工建设期和运行期都需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从生态的角度看待水电站建设,尽可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最优化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关键词:大型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生态修复
  
  
  引言
  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采取了   一定的措施来改善了水土生态环境状况。为了更好地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其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措施,   以收到良好工作效果。
  1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两点上,其一是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二是给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文环境影响。大型水电站建设一般通过水资源的优势来建设,通常而言,根据水文条件和河道结构的改变,应用自然河流完成目标。在变化时期,会对水文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在堤坝修建时,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另外还会减慢水流速度。若是在大型水库修建的过程中水位持续升高,会不利于水中微生物的生存。另外水库在蓄水时,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会影响到土壤环境。其二,影响植被和土壤。因水电站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施工规模,且有着非常长的周期,那么在施工时会影响到附近环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废水, 若未尽快清除,那么就会污染环境。废水进入河流,会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存,随意堆放废渣以及废水会对植物生存造成影响并污染土壤, 另外还会另河流发生堵塞现象。其三,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调。建设水电站建设会改变原有水域自然结构,对植物、陆地生物及水生生物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一般在河道中心出现大量的生物群落,若是水域结构发生改变,那么原有生物链就会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导致动植物灭绝,   进而影响到水环境的生态系统。
  1.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一,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水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会被环  境等多种因素所影响,例如施工构成中出现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  弃物等等,对附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水电站建设开  展时会将原有病原体改变进而不利于人体健康。其二,影响自然景  观以及文物。建设水电站建设时可能会淹没古迹及自然景观。我国  珍贵的财富就是文物古迹,能够体现出历史的社会习俗、制度以及  军事等内容。另外还便于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那么在建设水电  站建设时要将重要的古迹保护好。例如祁连山保护区当中的文物就  使用了有效的保护手段,不但使旅游环境得到改善,同时还存留了  原有外貌。其三,工程建设环境效益。水电站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  直接污染。其能够提升抗洪、发电等工作的综合效益,还能够将灾  害的程度和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水电能够替代核能及化石燃料,对  比火电站而言,水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温室效应,另外还  使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增加。对比陆运系统而言,水运的运输成本  不高,另外能够更好地推动开发景点、渔业养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使中下游水质优化。


  2大型水电站工程生态修复措施
  2.1生态修复基本思路
  生态系统修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大型水电站对环境的 破坏不是单一的层面,所以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  面因素。具体的修复思路应当是建立生态评估系统,对工程引起生
  
  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此形成一个体系,即将遭到破坏的各种要素如地质、生物、水文等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形成生态影响报告,以此准确和有效地指导生态系统修复。然后对各种措施进行动态化模拟和推理,即利用计算机模拟修复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和干预程度,   评价生态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并对计划进行修订,这就是修复的基本思路。
  2.2生态法修复措施
  利用生态法治理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法就是利用自然方式对遭到  破坏的生态系统、环境等进行修复,即恢复原貌。此种修复措施包含   了两层含义,其一,在施工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在施工中针   对各项工程进行环保评分,对于分数较低的工程措施进行必要的改进,   以此降低其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其二,利用自然手段对已经  造成破坏的地区进行修复,主要利用生态化植被补种等措施降低水土  流失,利用植被稳定水土是最佳修复方式。这样方可在最大程度地保  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修复受影响的区域。
  2.3人工干预措施
  修建完善的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影响范围内的  地质结构,对容易出现滑坡的区域设置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侵蚀严重  的河谷地段建设沙坝;在地质结构松散的地方可以采用增加坝体重量  的方式进行加固;在流域内出现的大面积陡坡地段,可以采用人工修  建排水设施,如排洪沟等措施,加快降水泄流,以此降低其渗透量,  从而降低其对深层基岩的影响。
  2.4植物修复措施
  植物修复是为补偿和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功能而采取的措施,因其  目的性较强,人工干预特征明显,故将其划分在人工措施中。在植物   修复中,包括植树、植草等措施,即一方面通过植被恢复为各种生物   提供栖息场所,另一方面利用草木对地表土石进行相对固化从而达到  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2.5水生生态修复措施
  针对不同项目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采用捞捕过坝、建立繁殖站、  建设过鱼道等措施,可以有效满足水生生态的恢复和补偿。同时严格  控制外来鱼种的侵入,防止其造成严重的生态威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水电站建设给很多领域带 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该工程建设具有  特殊性,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水电站  建设,牵涉的范围相对广泛,如没有尽快将出现的问题解决,那么就   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强 , 银宏 . 浅析双江口水电站建设对马尔康市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 四川林勘设计,2019(03):37-40.
  [2]胡晓勤 . 六库水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J]. 环境与发展,2018,30(08):188-189.
  [3]李庆庆 . 大河家水电站工程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D]. 西安理工大学,2017.
  [4]方飞, 张杰. 德宏州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环境科学导刊,2017,36(S1):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