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单向稳压塔在管道水锤保护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3   来源:《建设者》2019年20期   作者:王占勇 王松波
[导读] 单向塔横截面积 60m2,并在 k0+930.25 处设置 DN800 真空破坏阀的新增水锤防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河北建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要:本工程为某国水利泵站改造工程,需要将陈旧的水泵及电机全部进行更换,原有输水管道不变,根据对水泵机组抽水断电过渡过程计算结果,如出现水泵机组抽水断电事情发生,则管路沿线压力正、负压力值均较大,没有起到水锤防护效果,主泵机组可能出现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工程排水线路不适合单纯采用空气阀措施,进行水锤防护,需研究其他防护措施代替空气阀进行水锤的正、负压防护。
  关键词:泵站改造;水锤分析;单向稳压塔
  
  
  1概述
  项目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泵站需更换四台立轴单吸蜗壳泵, 其中 4 台(1 ~ 4#,1 台备机)单机设计流量 13.3 m3/s、设计扬程为 45m,额定转速 250 rpm,水泵效率值 88%,水泵叶轮直径 1.6m,配套四(4)单机功率为 8500kW 电压 10Kv 的立式同步电机,排水直径DN3240;泵站采用肘形管进水流道,虹吸管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断流。
  根据对水泵机组抽水断电过渡过程计算结果得知,控制工况下当 2 台水泵同时抽水断电时,水泵没有发生反转,但由于空气阀设置不当, 泵后压力发生较大震荡。管路沿线压力正、负压力值均较大,没有起到应有的水锤防护效果,系统可能出现严重的破坏。
  2工程难点
  本工程属于低扬程、大流量泵站,由于包含虹吸结构,且采用了真空破坏阀进行水锤防护,使得过渡过程计算和单向塔保护措施具有一定难度,故需详细分析讨论,以确保工程安全。
  3计算说明
 
  图 1-1 哈尔胡尔支线系统布置图
  泵站原系统布置图如图 1-1 所示,其在实际运行期间有多种运行工况:通常干管流量越大,抽水断电发生后,管道内的水压力降低幅 度越大;而进水池水位越低、出水池水位越低,有压管道初始内水压 力越低,抽水断电发生后越容易因压力降低产生较大负压,故抽水断 电过渡过程的控制工况为:
  进水池最低水位 218.5m,出水池水位 261.22m,单泵输水流量 13.3m3/s,水泵扬程 52.12m,2 台泵同时发生抽水断电事故。拟定泵后阀关阀规律,第一段关闭规律:以 1/12s 速率一段直线关闭至 30°, 第二段关闭规律:以 1/72s 速率一段直线至阀门关闭。
  3.1原防护方案缺陷
  原线路中,在 k0+320、k0+322 处设置了 DN1000 的空气阀,在k0+930.25 处设置 DN800 的真空破坏阀进行水锤防护,其控制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如图 1-2 ~ 1-9。

  图 1-2 管线压力包络图
 
 
 
  图 1-9 真空破坏阀压力变化
  由图 1-2 至 1-9 计算结果可知,由于泵后阀门迅速关闭,过渡过程中水泵未发生反转,但泵后管道中压力发生较大震荡,管路沿线压 力正、负压力值均较大,无法满足水锤压力控制的要求,系统可能出 现严重的破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抽水断电事故发生后,由于泵后降压较大,大量空气经空气阀被吸入管道,当管内压力上升后,其排气过程中的气体流速往往较大,  导致在空气阀排气结束时刻(50s 左右)发生了剧烈的气柱弥合过程, 气柱弥合产生的高压经阀门与高位水池反射后,又形成了较大负压, 导致了空气阀的反复抽排,加剧了压力震荡。
  2、空气阀设置位置选取不当,距离泵站较近,且未设置在管道的局部高点处,导致局部高点(桩号k0+135.93)处负压较大;空气阀不应设置在管道中部,该处正常运行时压力较大,一旦水流倒流,将 产生较大的倒流速度,继而引起异常大的气柱弥合压力。
  3、从现有资料分析,目前采用的空气阀是常规的浮球式空气阀, 不具备快进缓排的水锤防护功能。
  3.2新防护方案设计
  
  图 1-10 新增方案系统布置图
  新增方案系统布置图如图1-10 所示,由原防护方案计算结果得知, 由于泵后阀门迅速关闭,过渡过程中水泵未发生反转,但泵后管道中压力发生较大震荡,管路沿线压力正、负压力值均较大,无法满足水锤压力控制的要求,系统可能出现严重的破坏。
  考虑到当前已经设置的阀门关闭规律不宜调整,其在 8-10s 内, 将完全打开的主阀关闭 60-70 度;在后续的 15s 内,关闭剩余的20-30 度。故拟定泵后阀关阀规律,第一段关闭规律:以 1/12s 速率一段直线关闭至 30 度,第二段关闭规律:以 1/20s 速率一段直线至阀门关闭。
  由于当前空气阀位置设置不当,在空气阀进、排气后产生气柱弥合现象,对管道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现考虑弃用空气阀,在局部高点处(桩号 k0+135.93)增设单向塔,塔内水位高程 262m,连接管直径与单向阀直径均取 2.2m,单向塔横截面积 60m2。
  3.2.1新防护方案复核计算
  进水池最低水位 218.5m,出水池水位 261.22m,单泵输水流量 13.3m3/s,水泵扬程 52.12m,2 台泵同时发生抽水断电事故。拟定泵后阀关阀规律,第一段关闭规律:以 1/12s 速率一段直线关闭至 30 度, 第二段关闭规律:以 1/20s 速率一段直线至阀门关闭。
  在局部高点处(桩号 k0+135.93)设置单向塔,塔内水位高程 262m,连接管直径与单向阀直径均取 2.2m,单向塔横截面积 60m2;在 k0+930.25 处设置 DN800 的真空破坏阀进行水锤防护,其控制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如图 1-11 ~ 1-18。
  
  图 1-11 管线压力包络图
  
 
  由图 1-11 ~ 1-18 可以看 出,通过在局部高点 处(桩号k0+135.93)设置单向塔,并在 k0+930.25 处设置 DN800 真空破坏阀, 可有效进行水锤防护。过渡过程中水泵未发生倒转,满足倒转转速控制的要求;管道沿线压力极大值为 59.49m,位于桩号 0+015.59 处,未超过初始内水压力的 1.3 ~ 1.5 倍;压力极小值为 -2.43m,位于桩号 0+932.06 处,未低于-5m 压力控制值,故压力极值均符合承压标准。
  4结论
  在新增防护方案设计中,拟定工况:进水池最低水位 218.5m,出水池水位 261.22m,单泵输水流量 13.3m3/s,水泵扬程 52.12m,2 台泵同时发生抽水断电事故。拟定泵后阀关阀规律,第一段关闭规律:以1/12s 速率一段直线关闭至 30 度,第二段关闭规律:以 1/20s 速率一段直线至阀门关闭。
  综上,通过在排水管道局部高点处(桩号 k0+135.93)设置单向塔, 取塔内水位高程 262m,连接管直径与单向阀直径 2.2m,单向塔横截面积 60m2,并在 k0+930.25 处设置 DN800 真空破坏阀的新增水锤防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