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曾涛
[导读] 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教学工作也逐渐与企业结合在一起

        曾涛
        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8
        摘要: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教学工作也逐渐与企业结合在一起。如何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院校德育课堂,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德育课堂,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所述如下。
关键词:中职院校;企业文化;德育课堂;学生;职业素养

        中职院校是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德育教育是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院校德育课堂,以此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老师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多数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因此针对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积极将企业文化与德育课堂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各方面素养全面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中职院校德育课堂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企业文化与德育课堂的结合
        尽管有些职业院校秉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多数院校与企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不了解,难以将企业文化纳入德育课堂。加上中职院校领导不重视企业文化与德育课堂的结合,忽视了对老师们德育教学技能的培训,老师教学水平有限难以将企业文化更好融入到德育课堂中。
(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主要围绕学生职业素养、未来职业规划等开展教学任务。但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堂中老师采取灌输性教学模式难以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样也不能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状况等深入到课堂中,难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学生与企业情感互动不足,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可度,最终导致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职业素养也很难提高。
二、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院校德育课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分析
(一)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纳入企业文化精髓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采用的教材需要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中职院校需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与之合作企业的优势,发展学校特色专业,组织学生收集企业热点新闻,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涉及范围较广,可构建资源共享的局面,将企业文化特色编写进德育教材中。进入中职院校德育课堂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精髓部位,企业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但是这些多样的企业文化也存在共通之处,比如诚信、敬业、责任等,因此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需要老师们重点向学生灌输共通的企业文化。为了促使企业文化与德育课堂紧密衔接,学校要定期组织德育老师们参加相应的职业道德培训活动,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1-2]。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中职院校传统德育课堂对学生吸引力不大,教学有效性不高。针对该问题就需要老师们努力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比如在德育课堂上老师可组织学生对企业文化展开讨论,将企业文化作为一个话题,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德育课程讨论会开展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企业文化的资料,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同时中职院校可邀请企业骨干前往德育课堂指导学生,将本企业文化宣传给学生,提高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这样可实现中职院校德育课堂与企业双赢的目的。此外,德育课堂上老师可采取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辩论的力量,感受企业文化,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激发他们对职业的向往之情。同时老师可将德育课堂转向课外,定期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文化韧性。
(三)模拟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促使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需要中职院校的老师们为学生模拟企业经营环境,在德育课堂中搭建起企业经营场景,让学生处在真实的场景下提高岗位规范、职业道德。德育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企业经营中不同人员,包括策划部门员工、项目经理、采购人员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中职院校德育课堂中老师可将企业宣传标语、企业奖惩制度等张贴在墙面上,在模拟企业真实场景的过程中促使企业文化精髓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四)参考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教学考评方式,增强学生企业文化适应性
        校企合作下中职院校教学考评方式也需要加以创新。中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企业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在一起,以此作为学生评价标准。考核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要纳入德育课程实践,实施学分制考核模式,达到规定学生方可通过德育教学考核。考核指标要确保多元化,如学生团体精神、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诚实守信素养等,系统而又全面的评价可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3-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教学需要积极纳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德育课堂密切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上就是本文对如何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德育课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相关内容的分析,希望可对该领域研究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兆化. 中职课堂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J]. 职业教育,2020,19(2):74-77.
[2] 李燕. 基于校园文化的技工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以长兴技师学院为例[J]. 职业,2020(33):24-25.
[3] 周晶. 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以“育”为核心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前插1.
[4] 李妍. "加强校企融合,培养工匠精神"德育体系建设初探[J]. 青春岁月,2020(30):12-13.
作者简介:
姓名:曾涛 出生年月:19711004 性别:女 籍贯:重庆市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及职业指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