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张庭耀
[导读]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德育教育问题

        张庭耀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普宁 515344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德育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德育教师意识到中职德育教育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基于此,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除了给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外运用传统文化,发挥其价值提升德育实效。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德育;运用
        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职德育教育,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应以育人为先为基本原则,始终从做人方面教育学生,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修养。中职德育运用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除了增强学生德育素养外还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就中职德育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实效具体的做法进行探究。
1 中职德育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1.1有利于学生明确自我认知
        教师对中职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德育的价值[1]。中职德育教育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且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在学生行为中渗透。这就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让其进入社会后可以明确自我,避免外界不良思想对其产生影响。
1.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快速进步与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要想立足激烈的市场,必须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极多的精神财富,比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在培养学生和谐理念以及提高学生道德境界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3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想解决该问题可在中职德育讲解中结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这与中职生的心理状态相符合,且重点突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爱国和勇敢等优良品质[2]。基于此,教师要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高。
2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的策略
2.1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
        教师运用优秀传统时应主动给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加强效益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浓厚的书香环境中深刻体会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对中职生进行全面了解,尤其要立足其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避免出现长篇大论的问题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排斥心理,这对德育教育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避免出现不良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建设民主、富强和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一部分内容。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必须积极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教材知识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效结合,更好地弘扬社会主语核心价值观[3]。以学习“习礼仪,讲文明”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缺乏文明礼仪的问题,之后进行比较分析,互相交流感受,并让学生探讨具体的做法,这是学生自我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的关键,更有利于传递正能量。
2.2运用传统优秀文化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在德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与中职生心理特点相符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比如学习“建设和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德育中融入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探究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对历史古迹进行考察、调查民俗民情和《民俗文化》视频短篇的制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4]。在课堂上笔者还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表演南音《棉答絮》,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南音的魅力和艺术风采,如此才能让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感悟。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时可合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传统的理论课堂向探究课堂转变,让其文化视野不断拓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童趣,增强德育教育效率。
2.3运用传统文化创设课堂情景
        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和德育课堂二者之间的关联,教师要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德育教育效率。比如笔者教材内容提出“传统村落是否应该加以保护?”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立足实际情况,以传统村落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对物质是变化、运动和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让学生面对开发传统村落这一问题时应重点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工作实践将开发构想付诸实践,使学生在日后传统村落旅游、传承保护等这一热点问题中学会应用辩证的方法剖析[5]。
        除此之外,引进传统文化时教师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相当迅速,除了对环境产生破坏之外还容易侵蚀传统村落文化,若中华民族缺乏文化来源,就会对我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当前背景下很有必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积极开发环境资源,通过保护古老村落的方式捍卫传统文化遗产,使国内专业认识更好地分析传统的农耕文化,从而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建设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起到有效促进作用[6]。分析传统文化的实例可知,学生应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教师提升德育实效奠定基础。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德育观念,确保其日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明辨能力。
2.4举办特色的经典活动
        德育工作应将传统文化结合,合理举办特色性较强的活动。首先,诵读经典,如《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在经典诵读中培养中职生爱国情怀,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其学会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形成诚实守信、知荣辱等精神。在开展专题讲座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除了要将经典的思想内化于心之外还要让其自觉外化于行[7]。其次,举办具有职业特点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诵读经典;结合经典故事,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如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图娜姐互助等;传统节日来临之前很有必要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引领下的多彩校园生活进行再现。
结束语
        综上,塑造学生优良的人格和文化都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人际之间的关系被有效改善,中职德育教育内容逐步变得丰富,对构建知识文化素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德育教育针对性,在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秦玉明.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J]. 中国培训, 2017(6):103-103.
[2]黄有明.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J]. 数字化用户, 2017(14):85-85.
[3]朱茶芬.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2):199-199.
[4]沈美虹. 关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的探讨[J]. 人文之友, 2019(6):41-41.
[5]谢舒心.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8):137-138.
[6]高素琴. 中职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7):281-281.
[7]王玉青.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效果[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9(12):138-139.
收件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广达北路新华城3栋2单元张庭耀 13420162833

[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