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浸润童心———幼儿园红色教育有效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 程佳鑫
[导读] 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式下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结合当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背景,幼儿教师要把传承传统红色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进行研究。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  程佳鑫

摘要: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式下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结合当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背景,幼儿教师要把传承传统红色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阐述了红色教育的定义、开展红色教育呈现出的重要价值,指出了家园、社区一系列红色资源应用到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所实施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感悟红色文化的真谛,培养出爱国、爱党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教育;主题活动
        一、幼儿红色教育的重要性
        (一)红色教育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提出,结合当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式下的红色精神、优秀的红色文化,幼儿教师应当顺应教育对象的需求,强化对幼儿的红色文化教育。[1]而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
        (二)3-6岁幼儿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要特点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中,其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做出了具体的阐述,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这句话表明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要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这对红色文化而言,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知识的获取,幼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游戏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较反思获取知识,另一种是成人教给他们的知识。其中成人灌输的知识,他们容易遗忘,而在游戏活动中自主摸索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却能够长久保持。究其原因在于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能与环境进行积极地互动,可以学到许多重要但成人难以直接让幼儿理解的知识。从具体而言,依据幼儿发展的不同特点,幼儿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模式有几下几种:
        1.由于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应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伴随下进行随机学习。
        2.由于幼儿对于语言理解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
        3.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动作思维;二是表象思维;三是初步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因此,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丰富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为主。
        4.由于幼儿的思想不成熟,行为具有冲动性,因此,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
        5.由于幼儿的生活伴随着各种游戏进行,因此,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整体化学习。
        (三)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红色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道德教育水平
        红色文化是一种理想的德育资源,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整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幼儿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探究,从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红色文化故事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
        2.开展红色教育,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参观我国的红色革命馆、红色遗址,了解建党的时间、五四活动、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均囊括了不少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精心地将红色文化设计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在这种创设德育氛围中激发出幼儿的爱国热情。
        3.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培育幼儿对英雄行为的认同
        红色文化与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以历史事件为依托展现出伟人的精神品质,蕴藏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展现出革命先辈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2]对幼儿开展红色教育,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展示历史伟人的画像,营造一个红色主题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吸引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以培养幼儿对英雄行为的认同感。
        4.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家园、社区的联系和共育
        教育幼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但影响幼儿教育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园和社区。而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家园、社区的联系和共育。这种联系和共育表现在:一方面,幼儿园牵线社区,利用相关资源,开展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解释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并促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成果的最大化。[3]
        二、幼儿园红色教育的实践途径
        对幼儿来说,爱国爱党的情感比较抽象,且不易领会。[4]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我们幼儿园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结合幼儿园、社区等的资源,依托家长的配合,设计层次鲜明的主题活动去践行红色教育,不但培养了幼儿坚持、勇敢、忍耐、合作等优良品质,而且真正实现了让幼儿玩得快乐、玩得自主、玩得有价值。[5]
        1.升旗活动润童心
        每周一的清晨,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小班的孩子们也学着的中、大班哥哥姐姐列队站好的样子,还提出不少问题:“老师,为什么要升旗?”“哥哥姐姐们在升旗台做什么呢?”“什么叫注目礼?”……老师们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针对他们的问题,一方面组织开展了:“认识国旗”、“向国旗敬礼”、“学站军姿”、“欣赏国歌”“观看阅兵仪式”等活动,另一方面还鼓励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带孩子们去五一广场观摩“升旗仪式”。这些活动让幼儿在倾听、观看、模仿、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国旗,了解升旗仪式的意义,熟悉升旗仪式的礼仪等,并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热爱国旗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党”“认认真真地参加升旗仪式就是学习爱国爱党的本领”。


在这种影响下,一旦国歌响起、国旗徐徐上升,孩子们均会注视着国旗,大声地跟唱,很多幼儿还自发地敬礼……
        2.忆苦思甜进童心
        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结合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组织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制作与品尝体验活动——“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一方面让幼儿们了解“特殊的窝窝头”背后的故事,体验革命先辈生活的艰苦;另一方面通过幼儿们亲自动手制作、、品尝“不加糖”的窝窝头去体验劳动,对比感知、理解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班的幼儿也组织开展了在小菜园里种植水稻的活动,孩子们看到水稻十分好奇,纷纷积极参与了制作水田、育苗、分苗插秧等劳作。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幼儿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在“光盘行动”中,大家都来争当 “节约小明星”!
        忆苦思甜与光盘行动活动,让幼儿在当下的美好生活中通过实际经历,来感受革命先辈们生活的艰苦,更引发了孩子们对珍惜美好生活应从“爱惜粮食”“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等自身行为的反思。
        3.红色故事感童心
        实施红色故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大班的幼儿听到《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孩子们对“红军长征”产生好奇,部分孩子还提出不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查“什么是红军长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疑惑,老师们组织幼儿制作“问题一览表”,并引导他们通过上网查找、查阅书籍、调查信息、访谈家长、访谈老师或其他人员等方式,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共同收集资料,邀请老一辈来讲述红军的故事,进行积极的集体分享、讨论与交流。如黛宜姥爷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主题,结合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生动地和孩子们讲述了曾经在长征路上,红军叔叔每天背着行囊。走山路,爬雪山,过沼泽的情形,每天平均要走7个小时,带的干粮不够只能捡路上的草根、沙子、树皮吃等,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特别强调“就是因为他们的艰苦努力,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热心的双双妈妈带着绘本《小太阳》来了,和双双一起讲述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通过故事讲述、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红军翻越第一座雪山——夹金山的不易。风雪交加的场景、红军摔倒、滚落又艰难爬起,手拉手向上行进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深刻地体会红军叔叔互帮互助、团结无畏的精神。
        4.长征体验映童心?
        聆听了红军故事后,幼儿纷纷想体验当年红军不怕苦、不怕累、能坚持的经历与品质,经过团讨萌发出开展“背物进行长路行走”的想法,教师也对孩子的想法予以支持。在开展活动前,“小红军们”自主分组、计划“长征”的路线。有的孩子说:“我们想绕着幼儿园行进一圈,再绕到白马校区大门口、艺术楼、教学楼、操场,最后回到幼儿园。”有的说:“我们设计的路线是绕着幼儿园走两圈。”协商好路线之后,幼儿便拿出准备好的小布袋,讨论装哪些东西在袋子里能体验到负重前行呢?涂涂说:“我们最近开展户外游戏用的小砖块就很适合呀!”她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装多少合适呢?有的孩子觉得这么小片50块没问题,有的孩子则比较谨慎:“我的力气小,只要装10块就好。”有了各自的想法,大家纷纷拿上袋子忙碌起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装好了小砖块我们跟着《共产儿童团歌》出发了。还没走两圈,有的孩子掉队了,肩膀发红了,背不动拖着布袋努力跟上队伍,还有的孩子累极了,躲在树荫下休息......近1个小时的体验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红军叔叔在长征路上一定很辛苦,今天我们才走了一小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可他们确足足走了二万五千里!”“两万五千里真的是太远了,估计走几天几夜也走不完!”“要背东西走真的很累,但是我坚持下来了。”“爷爷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没有走的很快,可是我坚持最后走到终点。!”……许多孩子都纷纷谈论自己体验后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却不约而同地传递出同一种感慨:红军叔叔正是有不怕苦、不怕累、能坚持的优良品质,才能最后打胜仗,为革命的解放,为祖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未来取得胜利。
        三、关于幼儿爱党爱国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红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7]对幼儿进行爱党爱国的文化教育,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石。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特征、操作难易程度以及学习的需要出发,把课程内容的生发点还给孩子,通过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党、对祖国建立起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给予孩子自主开放的活动空间,培育幼儿们的兴趣爱好。我们相信,坚持开展基于幼儿本位的爱党爱国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定能在幼儿的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爱红色文化的种子。自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实施以来,幼儿在活动中不仅积极踊跃、兴趣高涨,而且大、中、小班三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在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上都有明显的改变:一方面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当幼儿遇到胸前戴党徽的老师,他们能明白这个老师是一名党员;当幼儿在路上看见掉落的小红旗,也能马上捡起来;在升旗仪式唱国歌之时更加庄严认真,能大声骄傲的唱出国歌;另一方面学会珍惜粮食的同时,珍惜身边的事物,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尤其是开始收集身边的一些低结构材料,如纸盒、纸棒、套圈、方砖、泡沫棒等。在此带动下,幼儿在其他的游戏活动中呈现出许多创新行为:1.从单一材料的选择到多种材料的组合;2.从材料的一种玩法到材料的一物多玩;3.从幼儿的小团体活动到幼儿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合作。幼儿呈现的种种创新表现,处处显示幼儿的素养和红色主题活动带来的改变,获得家长的一致的认可。
        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开展红色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结合幼儿园、社区、家庭等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模式,设计不同层次的主题活动去践行红色教育,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感悟红色文化的真谛,培养幼儿爱国、爱党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赵华燕.幼儿园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有效渗透红色资源的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2020,9(08):83-84.
[2]毛莉丽. 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速读(中旬),2020,1:192.
[3]胡玲. “红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199.
[4]冯叶辉.红色教育根植童心[J].启迪与智慧(下),2020(05):96+94.
[5]宋玲.红色文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新元素的挖掘与整合[J]. 我和宝贝, 2020, 010(001):88-90.
[6]顾丽霞. 以红色故事为载体,打造党建主题品牌——上海市青浦区朵朵幼儿园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教学, 2020(Z2):87-89.
[7]汤怡婷, 杜文岭. 关于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卷宗,2019,9(3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