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0
摘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全过程,加强公路造价管理对保障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提高投资效益、节约社会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交通运输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质量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从这项工程的表面来看,这是一个单一的行业管理问题,但从本质上来看,其中隐含着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公路预算造价是非常关键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调研以及探索,并对这一问题总结了比较多的方法。不过在造价行业中,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源头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从当前的公路工程建设来看,预算造价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积极解决,从而提升公共预算造价的质量,为具体工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1公路工程造价的特征
现阶段公路工程造价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①复杂性,工程造价工作内容较多,如人员分配、建筑材料、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属于其管理范围,同时工程造价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多与公路工程相关的成本费用都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而进行综合决定,除此以外,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工程项目,不同的工程项目由不同的承包商完成,这些因素都导致工程造价具备复杂性特征;②高成本,公路工程规模较大,其所对应的工程造价成本也相对较高;③动态性,由于其规模大,涉及施工内容较多,所以公路工程整体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价格提高、天气环境变化、设备租赁价格变动等不可控因素使得公路工程造价时常变动;④个别性,公路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其工程整体建设长度较长,且可能会跨越不同地区,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首先不同地区的环境等因素不同,对一些设备技术方面需要加强控制和选择,其次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不同,所对应的征地费用、拆迁费用等方面均不同。这些都会对公路工程造价工作整体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2公路预算造价问题
2.1考核不完善无法激发预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在进行项目预算规划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考核机构,因为任何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考核并不够完善。这也导致考核机构没有认真督促其他项目机构,在工作时没有全身心投入,没有仔细核对。对于优秀的项目应当进行奖励,而存在不足的地方也要及时批评,这些若都没有做到,就显现了考核的不完善。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影响了公路预算造价工作的开展。
2.2相关法规体系不完善
当前人们对公路预算造价是比较关注的,各省对于这一工作都在不断地探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造价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及时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造价管理法规体系的不完善问题尤为凸显,对于造价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利。例如,交通部至今没有制定系统的文件对于全国造价管理行业进行规定,这在极大程度上导致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没有依据或者依据滞后,出现计价规范不完备等问题。
2.3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做不到位的问题。对于造价源头控制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技术和经济没有紧密衔接,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在进行预算工作时,相关工作者并没有将自身的工作和施工图设计者之间的工作协调好,将这两项工作割裂开来,互不协调,最终导致设计的成本超出了具体的预算;第二,是在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过多关注了对于方案的设计以及选择,并没有多关注技术或者施工图设计方面的内容,让具体的预算工作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第三,是没有进行足够的调研;此外,还有管理措施较为单一等问题。
3公路预算造价控制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关注投融资方式变化,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随着新时代交通建设投融资方式不断变化,就要求造价行业加强投融资体制研究,加快PPP等新建设模式造价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二是加强宣贯培训,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单位应及时组织新定额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及时研究制定配套制度,抓好落实,确保新老计价标准的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三是针对五新技术工艺,及时补充定额标准。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路建设,科学合理的确定五新技术工艺的造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主动作为,及时出台补充定额,注重定额标准的推广应用。
3.2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健全公路造价市场监管制度,建立行业信用体系。通过健全监督制度和建设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市场从业行为,提升合同履约管理。二是依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每年按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造价督查,各市州应及时组织开展自查,将监督检查工作将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关注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关注公路建设工程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设计违规变更、未批先建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3.3加强环节管理
合理确定造价,投资决策阶段深化前期工作研究,将初步设计阶段部分工作前移到工可阶段,提高工可阶段建设规模准确性。充分研究,科学确定投资,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前期决策失误给项目建设带来损失;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合理确定的关键环节,提倡精细设计,推广限额设计,加强设计方案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比选,准确确定工程规模。各专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设计阶段造价审查,合理控制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实施阶段重点要通过招投标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建立计量支付台账,加强设计变更、竣工决算管理,从管理上要效益,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养护阶段要完善养护工程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公路养护和运营成本。
3.4加大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统一的造价信息平台,使之成为不断提升交通造价行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效整合资源,规范标准建设,注重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的整合和开放共享,规范信息化平台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打破信息孤岛,闭环造价数据,实现公路造价数据价值和平台效益最大化。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BIM等先进技术,加快信息化平台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增强交通造价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要牢牢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必须重整人员结构、优化专业组合、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培训交流,提高学习能力。高度重视造价人才培养,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积极组织技术交流,重点在推进工学并举,拓展教育方式,丰富培训手段,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加强与住建、铁路、水利、市政等其他行业部门的横向交流,拓宽视野,相互借鉴,加强公路造价人才队伍建设,为全过程造价管理培养人才,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人员管理,培育咨询市场。注册管理制度是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体系的核心,要推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公路造价人员经过注册才能执业,不诚信执业就被取消注册或者不予注册,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氛围;进一步培育造价咨询机构,鼓励发展公路造价行业专业化咨询队伍,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市场平台,营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市场氛围。
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科学地开展公路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能够达到资金节约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当前我国很多公路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优化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召,张玲.公路施工预算及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06.
[2]门博.公路工程预算控制与管理[J].交通世界,2018(Z2):202-203.
[3]郭慧敏.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7(11):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