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研究 凌海妹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凌海妹
[导读] 现阶段,国内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明显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十分粗放,相应的社会发展也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下,我国需要重视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和谐管理,以深化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

身份证号:4521281985102****9 凌海妹    广西桂林 537307  

摘要:现阶段,国内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明显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十分粗放,相应的社会发展也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下,我国需要重视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和谐管理,以深化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
关键词:新时代;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
        引言
        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妥善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要落实国家的统筹规划战略方针,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协调发展,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具体分析。
        1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概述
        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是指在国家的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统一有机体,在生产要素的流动下,社会的协调下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不过,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逆城市化,城市和乡村的差别逐渐缩小,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过去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城市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经济逐渐成熟的现阶段,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才能拉动城乡经济增长。
        2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问题
        2.1土地管理效果不佳
        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好相关布局与规划工作方可在最大限度上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当前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严厉惩处违章建筑,深入剖析现有问题都极为关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来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城乡规划、土地管理以及经济发展,这样才可以有效发挥出城乡规划建设的效能。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想要实现这一效果还需要不断摸索与完善,目前国内土地管理效果依旧差强人意。
        2.2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制度的缺乏
        现阶段,听证制度是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制度,公众主要是通过听证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然而,在实际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公众只能被动了解相关内容和行业动态,听证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而且很多听证会在咨询形式和咨询内容上缺乏规范性与统一的标准,即使有部分公众对公布的城乡规划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和建议,也没有途径知道政府或规划部门是否有回应、如何回应。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与成熟,尤其缺乏反馈机制,严重影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发挥作用。
        2.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水平较低也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城乡规划管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但这些能力在实际中仍比较欠缺,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土地利用中更是涉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都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环境保护、建筑工程、农业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目前这问题对于土地管理行政部门而言仍是难以实现。
        3新时期国内一体化规划管理城乡的方法
        3.1强化城乡规划数据利用
        从城乡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规划要涉及多种信息类型,在城乡规划的信息来源中,数据结构具有多样性,自然资源部门的地理数据、交通部门的道路车辆数据、群众生活的日常数据等,这些数据都具有动态性,需要快速更新。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类数据的细致化处理,城乡规划数据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数据是信息时代最为重要的工具,应整合多种资源来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深入挖掘数据当中潜在的规律,继而追溯和预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3.2创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
        从协调发展城市、小城镇的目标出发,大力完善规划城乡的基本系统、革新城乡编制,统筹考量规划中的城乡发展。针对当前的规划,及时弥补仅重视城市规划建成区的固有习惯及弊端,并创新管理制度、创建统一建设城乡的制度,并赋予各级城市政府管理权,通过统筹安排行政管理地域一体化规划、管理广大城乡。基于城乡专业的统筹规划增强行政地域的人地关系,形成一个统筹的整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科学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利用,规范农村土地利用状况,高效集约地利用土地,顺应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统筹分布城乡人口,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用地布局,尤其应规划、引导村镇基建工程等。基于新农村建设,着重规划中心村,以改善人居环境、科学整治用地,改造空心村,衔接城乡交通、共享基础设施。
        3.3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规范土地管理行为
        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及体系能够有效约束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等行为,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土地管理体制建设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推进管理体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修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系。其次,要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及单位间基本职能与全责范围,以确保土地利用中涉及的各项事项都有人负责和指导,避免存在漏洞而影响土地管理效率及实际使用情况。此外,应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以充分发挥监督机制作用约束各部门主体具体行为,避免出现一些人员在利益驱使下而出现不合理审批土地资源的情况。另外,在土地管理体制完善中要遵循包容性和发展性原则,实现土地管理与时俱进发展。
        3.4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链接
        在推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城乡交通体系和城乡基础建设,保障在便捷的交通体系下进行生产要素的流通。过去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对城区交通建设的重视力度远大于农村,为推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就要尽最大可能建设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让居民们都能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与新农村主义建设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与居住环境。
        3.5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识
        加强城乡规划知识的科普和宣传,政府和规划部门通过推广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知识,吸引公众对城乡规划内容的兴趣,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城乡规划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规划展览、专家座谈等途径对公众进行知识传播,帮助公众充分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意义及相关工作流程等,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引导,城乡规划部门要帮助公众意识到城乡规划管理是一项公众政策,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大力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将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城乡规划管理中来,这不仅能够保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也是保障公众权利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
        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全体居民的幸福感,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的沟通途径,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城市带动乡村的良好局面。诚然,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这项艰巨的工程在发展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贾瑞.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分析[J].风景名胜,2019,{4}(06):123.
[2]侯晓成.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4}(16):109-110.
[3]邓星.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28):109-110.
[4]莫东鸿.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4}(12):112.
[5]李燕丹.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