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高飞飞 戴琳超
[导读]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
        高飞飞  戴琳超
        杭州市萧山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1202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市民终身学习的场所,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馆藏资源,拓展创新地开展读者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
        1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1.1阅读方式呈现浅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以碎片化、速度化为特征的浅化阅读开始成为阅读新趋势。当前社会,大部分都不会将一本书彻底认真读完,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尤其是新媒体的冲击之下,读者对各类事物的关注耐心逐渐降低,以至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读者无论是阅读纸质类书籍,还是网络在线阅读,大多为浅化式、片段式阅读。
        1.2阅读媒介由纸质向数字转变
        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的阅读方式已经由读书看报等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向网络、数字在线阅读转变,阅读已从看纸转变为读屏,当前的阅读包含视、听、读三重含义,是一种立体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1.3信息需求越来越高
        在数字化背景下,读者对信息需求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资讯方面求新求快,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希望能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最前沿的资讯。同时对于信息速度也有了进一步需求,要求能快速查找到自己所想要了解的信息,以致纸质化媒介信息己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求新求快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借助互联网、数字化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信息。
        1.4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如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等已无法满足广大读者专业化、速度化的信息需求。在数字化时代,读者已习惯通过网络向图书馆提出信息需求,图书馆也必须转变相应的服务方式,以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创新自己的服务特色。
        2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全新措施
        2.1拓展读者群体
        首先必须在拓展读者服务群体方面入手,这样才能使读者服务更具有拓展性和综合性。当前新媒体对纸质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作为公共图书馆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大力拓展读者群体,尤其是新读者;其次,要将市场供需理念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当中,要根据读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层次开展精准性、特色化服务;第三要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进行数字化系统平台的打造,提升“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创新,将更多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且实现公益免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读者群体。
        2.2拓展服务渠道
        拓展服务渠道是公共图书馆要提升读者服务能力以及拓展领域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读者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开展读者服务之外,也要将“社会治理”理念应用于读者服务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服务取得更大突破。比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加强与相关平台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服务平台,进而使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形成共建、共享模式。公共图书馆之间也应当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战略服务体系,比如可以在数字化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同时还要在开展读者服务合作方面下功夫,通过有效的各类资源融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拓展数字服务
        在数字化进程实施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字化演示,特别是对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使其更具有效率性,进而能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要切实加强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好数字化服务平台,并着眼于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使更多的文献资源变成纸质+网络资源,形成传统资源与网络资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

       
        3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3.1开放融合,平视包容
        开放不仅仅是指普通信息资源,还包括各种读者服务以及核心资源。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内容和服务体验,优质的服务内容和体验能够让读者有较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因此传统图书馆在重“藏”轻“用”的模式上,要进一步开放融合,平视包容,将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使读者的阅读方式要向数字化、休闲化、实用化倾斜,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也要符合读者随身阅读的习惯。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设置定制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将阅读融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
        3.2兼容并举,消除障碍
        公共图书馆应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不是只停留在传统的阅读层面,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能够多方面了解读者需求,努力消除读者获取信息的障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到实体服务与网络服务,个性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如按照读者需求实现“点单式”阅读服务,在网上实现“一键借阅”从而让图书快递到家等,通过信息化服务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不同的阅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实现转化的,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必须要兼容并举,不能实行一刀切,只有保存和管理好各种类型的资源,才能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
        3.3重视身份,实现互动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各种交互应用的横空出世已经改变了读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现下的读者都喜欢宅家,更多的是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如QQ、微信)参与群体间的互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重视读者实体和虚拟的双重身份,针对身份开展相应的互动服务。如探索互联网中新的交互技术,向读者提供更加开阔、放松的交流空间,让读者自由自在的参与图书馆的各类互动,并逐渐形成规模,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同时,实体互动的感官优势也要继续保持,将实体互动与虚拟互动、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相结合,持续开展讲座、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让读者多重身份在各自的场景中得以实现。
        3.4利用技术,创新服务
        在网络日益发展壮大的年代,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更好的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如以“互联网+RFID技术”为基调,将RFID技术、网络技术融为一体,在镇街、村社、综合体、广场等各种公共场所建设城市书房,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延伸公共阅读服务,打造读者家门口的“图书馆”,让读者可以在自由的时间、方便的点位快速完成图书借阅、归还。
        3.5打造平台,增强交流
        在网络话时代,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打造好与读者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以拓宽各个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微信、微博、QQ等公众平台进一步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读者的意见建议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的业务能力提升,进而满足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信息的需求。如通过微信、微博平台,读者只要一只手机就可收到图书馆发布的各类信息咨询如新书推荐、活动预告、开放时间等,读者也可以通过平台留言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咨询,形成与读者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4结语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要想更有效的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一定要在拓展服务新领域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加强读者服务模式创新,切实加大读者服务的研究力度,并且要在相关投入方面狠下功夫,进而使读者服务更具有实效性。总之,读者需求已经成为追求内心情感的满足与充实。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以其文献资源和服务为载体,通过让读者满意的服务向读者提无形的精神价值;反之,读者以其对图书馆的信任、忠诚和依赖等行为回报图书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通过满意的服务形成了彼此信任、彼此期望又在价值回报上彼此承诺的心理契约关系,从而减少图书馆的负面影响,为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聂向明.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领域[J].青年时代,2019(4):288-289.
        [2]吕正丽.探讨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领域[J].卷宗,2019,9(18):120.
        [3]李臻.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研究与创新[J].图书馆学刊,2020,42(6):74-80.
        [4]曹艳华.面向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数字化用户,2019,25(17):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