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杰炳 戚小飞
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 绍兴市 311800
摘 要:食品和药品的质量要有所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是重要的方法,如果在检验的时候产生偏差,就会导致食品药品存在安全问题。为了保证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就要做好检验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法。本论文着重于研究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其防控方法。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常见差错;防控方法
引言:
现在的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健康饮食和安全用药。虽然国家对食品以及药品的安全已经加大了监查力度,但是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比如,媒体新闻中经常报道一些人中毒的新闻,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等等。所以,做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关的检验部门对于此已经高度重视,这也成为社会焦点,受到了人民的关注。这项工作落实到实际,很有可能出现技术差错,比如,样品准备上存在差错,受理和审核上存在差错、抽样检查出现差错等等[1] 。为了防止差错产生,就需要对产生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控策略。
一、食品药品检验中比较常见的差错
(一)检验之前
其一,采集样品的时候出现差错。在进行抽样检验的时候,对于样品没有认真筛选,导致样品缺乏代表性,这就说明随机抽样的时候没有避嫌,非生产者或经营者所送来的样品没有检查,抽样的样品缺乏覆盖性。一些检验人员为了加快进度,甚至没有按照规范采样,而是采用就近选样的方法。
其二,在进行采样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一些采样人员缺乏资质。采样人员没有执法证和工作证,甚至由兼职人员操作,导致采样质量受到影响。另外,一些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对于抽样知识没有全面掌握,在进行抽样的时候不能稳定有序地展开工作。
其三,采集样品错误不正确。所采集的样品不符合标准,主要是因为对于采样工具没有正确使用而导致的。
其四,没有正确填写采样报告。
其五,样品计算的结果不准确。
(二)检验过程中
其一,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处理样品。在处理样品的时候不够充分而产生差错。比如,在处理食品样品的时候,没有完全做到吸附洗脱,研磨片剂化学药品的时间比较短,不符合规定等等。
其二,对于仪器功能的原理没有正确理解,主要是由于产品说明书多是外文,没有中文,在操作仪器的时候出现差错。
其三,在保养仪器的时候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检测仪器持续使用而造成严重耗损,致其快速老化。
其四,计算结果不准确。对于修约没有正确理解,将稀释的倍数忽略[2] 。
(三)检验之后
检验报告书的内容不够准确,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原始记录没有全面保留下来,而是遭到篡改,出现后补的痕迹,且出现没有复核的现象。
其二,逻辑尚不够准确,字迹不公正。从整个的报告书来看,有乱改的迹象,缺乏逻辑性,甚至出现数据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在进行审批审核的时候产生错误,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操作也不符合流程。
二、对食品药品抽样检验中比较常见的差错
(一)犹豫检验仪器老化或者仪器使用错误导致的差错
在进行样品检验的时候要使用与其相匹配的一起或者设备,如果出现老化,必然会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检验,没有对仪器和设备定期消毒,就会导致检验的结果错误[3] 。
(二)检验技术方法存在差错
其一,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如果发生意外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急处理,在检验的过程中产生变异。
其二,检验的设备或者仪器为新引进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一边操作一边看说明书,如果对说明书的内容不能正确理解,就会导致检验误差。
其三,如果在样本检验的时候需要计算,计算的结果很有可能不准确,或者是缩小检验结果,或者是放大检验结果。
(三)检验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责任
其一,检验人员在进行食品药品检验的时候没有认真承担起责任,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其二,在进行检验的时候,所使用的检验试剂已经超过了有效期,或者已经失效,导致实验不成功,所收集的样本被白白浪费[4] 。
其三,由于需要检验的试剂缺乏,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类似的试剂替代。
其四,在进行食品药物检验的时候有废液或者废渣产生,对于此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无功化处理。
三、食品药品检验差错的防控方法
(一)检验之前
抽样操作人员要能够承担起责任,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被动的方式督促,也可以采用主动的方式激励。所谓的被动方式,就是发挥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作用,使其承担责任,如果抽样操作人员由于不当行为已经造成严重的后果,就要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惩罚措施,这样可以增强其责任心[5] 。主动的方式,就是对抽样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正确理解,产生认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检验过程中
其一,一线的检验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对检验仪器有较强的识别力,明确检验标准。所有的检验人员都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制作检验报告,并作出总结。
其二,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要过硬,对专业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有效处理突发性的问题。
其三,检验人员要不断提高责任感,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中的有关内容操作,不能形式化。
(三)检验之后
其一,对实验室的管理要量化。工作人员对于所有质量技术管理文件中的内容都要熟记、理解,并接受定期的考查。
其二,对于样品检验责任追踪制度要严格执行,并对其中的内容不断完善。在审核食品药品检验报告书的时候,需要将审核责任制贯穿其中,每一个审核环节都需要有关人员签字表示确认。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由于检验人员责任不到位而导致错误[6] 。
其三,实验室内部的管理评价质量以及审核能力都要提高。至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审核,必要的时候需要多次审核。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在对食品药品进行检验的时候,所获得的结果很容易产生差错。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即就要对检验人员以及操作人员予以提醒,避免产生失误,同时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也可以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在社会中树立权威。在实施回顾研究的时候,要发挥问题的导向性作用,分析检验之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之后几个环节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保证食品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
参考文献:
[1] 毛歆, 项新华, 张河战. 2015~2018年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测量审核实施情况探讨[J]. 中国药师, 2019,022(5):908-910.
[2] 巩腾飞, 冯建岭, 宋韶锦,等. 科研工作常态化是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做强的必由之路[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0,000(8):54-55.
[3] 陈媛媛. 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教育论坛, 2021, 004(1):106-107.
[4] 杨梅, 邹敏. 食品检验报告常见差错总结及改进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010(5):271-274.
[5] 王婷. 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25):225-226.
[6] 马世岷, 刘丽, 刘秀芬. 试论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263(Z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