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散货汽车运输能力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黄志宏
[导读] 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期,钢铁企业现行的物流系统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效益。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钢铁产品市场竞争
        黄志宏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   
        摘要: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期,钢铁企业现行的物流系统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效益。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钢铁产品市场竞争、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高成本低效率的物流系统不但未能实现创造利润价值,反而阻碍了钢铁企业的发展,钢铁行业将以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降低钢铁物资在流通环节的成本,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减少因产能过剩带来的损失。目前许多钢铁企业运输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效率相对低下、功能不尽完善,导致成本加剧,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关键词:钢铁企业;散货运输;能力优化
引言
        近年来钢铁公司散货运输的基础设施和装备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ERP信息化的成功开发更是为运输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旨在有效地整合钢铁公司内外部运力资源,通过改善运输组织,优化运输路线,实现运输能力的优化,为运输部散货运输业务规划提化依据。
1散货汽车运输能力相关概念与理论
        1.1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
        (1)设备设施条件
        是指运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铁路线路、机械车辆:公路(道路)、汽车、船舶、民用航空器、机场、码头等。就道路而言,设备条件主要指道路的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车道、路肩和中央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各种设备条件,决定了运输的数量和运输服务的质量。
        (2)交通条件
是指交通特征。它包括交通流中的流向、流量、流时、流距等要素。
        (3)控制条件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其中交通信号(包括铁路信号、道路交叉口信号、航道信号、机场跑道信号等)的设置地点、形式和预定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大。其他重要交通控制包括各种交通管制,如公路的"停车"和"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及转弯限制等等。
(4)环境条件
        主要指交通运输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交通系统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如天气、政策等,内部环境条件如道路交通中的各种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对于混合交通的双车道和单车道公路,一车道中所有车辆基本上不是以一列形式行驶,各类车辆行驶的横向位置的范围有差别,常交错行驶。
        1.2提升运输能力的措施及重要性
        (1)汽车货运组织技术研究——货运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
        货运生产计划是组织运输生产的依据。其基本任务如下:摸清货源情况,落实货源;合理分配运输任务;与其他运输方式配合,组织多式联运:最大限度地组织合理运输和直达运输;均衡生产,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能力。
        (2)运输车辆的选择
        主要是通用车辆和专用车辆的选择,专用车辆载重量降低,但装卸时间短,效率较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汽车运输效率,运输企业大多采取了拖挂运输。其次,不同品种货物对运输车辆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体现在车辆的吨位利用率上。
        (3)车辆运输调度与运输路线选择
        车辆调度能保证运输任务按期完成,满足交货期要求;投入最小的运力,实现最大的效益;能实时了解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做出科学的诀窍。但是,车辆运输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状况,如客户需求变化、装卸机械发生故障、车辆运行途中发生技术障碍、临时性路堵、现场协调等,因此,调度部需实时掌握货源情况、车况、路况、气候变化、驾驶员思想状况、行车安全等,满保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运输路线,就是车辆完成运输服务中的路线。在组织车辆完成任务时,通常存在多种可选运输路线方案,而车辆按不同的运行路线完成相同的运输任务时,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满足货运任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运行线路,是货运组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最经济的运行路线,就是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最省、运输效率最高的路线。
2钢铁公司散货汽车运输能力优化具体方案
        2.1运输整合
        运输整合首先是运输业务上的整合,优化运力和需求配置;其次通过减少不 合理运输,选择合理的车辆运输路线,开展回程载货运输,降低空驶率,提高车 辆里程利用率;再次,在前面的基础上优化车辆配置、形成具体的车辆运行方案; 最后进行运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机构优化。
        4.1.1散货汽车运输业务整合
        散货汽车运输业务整合,是在现运行的操作模式下,打破运输单位的业务壁 垒,将所有业务汇总到一起,分析各节点的发出和接收量,寻找可以整合到一起 形成回程载货运输的业务。


        4.1. 2作业线路选择
        多品种多装卸点运输路线选择问题暂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鉴于厂区内部道 路条件限制,更多的是往复式运输,极少形成环路运输,因此,采用列举的方式 进行路线的选择,路线选择的依据是根据上一节中确定的优化组合模式,计算车 辆里程利用率进行排序,寻求最优线路。
        4.1.3车辆配置
        在业务完全独立运作的情况下,车辆与装车设备符合排队系统模型,输入为车辆到达,输出为装车时间,装车规则遵循先到先服务原则。由于批量业务车辆作业是循环周转,故假定平均每小时车辆到达时间等于车辆周转作业时间。
        4.1.4车辆运行计划
        根据前面分析的业务线路组织、车辆配置及业务时间要求,编制具体的车辆 运行计划18辆车辆:以时间为横轴,车辆为纵轴,线 段为该业务周转时间,标注业务组合为该车当班作业计划安排,业务组合字母顺 序表示业务开展先后顺序,绿色阴影表示午餐时间。运行组织通过车载GPS跟踪、 实时调度,借助车载视频、对讲机等实时反馈现场信息,及时调整计划。
        4. 2装卸优化、运输管理优化
        (1)装卸优化
        装卸能力的发挥,需要依托物流运输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即如何实现车辆装 卸下等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跟踪车辆运输状 况,目前的系统仅能反映车辆的位置,不能描述车辆是否重载或空车状态;二是 做好装卸的协同,即装卸设备根据运输来组织生产,以确保运输能力的发挥;三 是统一的指挥系统,目前钢铁公司不同货物装点的装卸设备分属不同的单位或 管理部门,之间协同不到位往往造成等装、等卸或装不了的现象。
        (2)运输管理优化
        成立散货汽车运输专业管理部门:在现有的运输部生产管理室基础上,成立一个散货汽车运输专业管理团队, 将所有车队按照一个车队管理。团队的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划与组织:规划好长期计划,运力与计划匹配,根据企业目标制定本区域 的经营目标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运输计划,组织开展日常业务。
调度与协调:充分发挥现有ERP、GPS等系统功能,实时调度,强化与其他 生产部门的协作,信息沟通与共享。
        培训与PDCA;开展相应的物流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物流意识;持续 改进不合理运输现象,不断提升运输能力。
        4.3优化后预计取得的效果
        (1)促进钢铁公司内部运输业务整合
        通过整合优化,改变原先业务分散的状态,不再孤立考虑运输组织和运输路 线选择问题,而是系统的考虑整个运输需求和运力的匹配,使得产出最大化。现 今外界环境极差,降低成本将是必然趋势,钢铁公司内部运输业务己逐步由各 二级厂或部门管理,统一归并到运输部管理,目的就是将运输业务整合,形成“干 线”运输和“支线”运输,达到规模效应以降低运输成本。
        (2)促使组织结构变革
        运输整合打破了原有由各车队独立经营的模式,更多的是采取联合经营模 式,运输资源的整合有利于降低各家运输单位的运营成本。管理上采取集中一贯 制,实行统一管理层,车队以股份制分担收益,降低不必要的管理人员配备和组 织机构设置,实现高效运作。
        (3)改变了运输价格策略
        显然,运输能力的提升,将导致运输价格计价模式的变化,原先按照单项业 务以运距为主要定价策略的模式将会改变。目前采取的各家运输协力单位业务竞 价招投标模式是在固定业务区域的前提下进行的,其价格的降低幅度有限,相对 整合优化后的业务组合模式,后者仍有下降的空间。
        (4)加快了运输信息化建设
        各种优化措施依托于运输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标准的信息化技术投入如车载 GPS、车载对讲机以及其他通讯、联络工具,实现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满足 运输组织、运输决策等的需要。未来“云数据”的引入,对于运输组织将更加便 利和迅捷。
        (5)提升运输管理水平
        改变传统的调度作业模式。提升运输管理人员对运输整合的认识,培训相应 技能和思考模式,改善现有的运输生产组织模式,依托运输信息化,提高工作效 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加钢铁公司散货汽车运输能力优化进行研究,在钢铁行业目前 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M钢铁公司实行汽车运输能力优化的可行性,对散货汽车运输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小兵.茂名港外贸铁矿石运输发展定位及市场研究[J].港工技术,2021,58(01):77-80.
[2]邢烁. M钢铁公司散货汽车运输能力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
[3]万德香. 长江散货运输需求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任晓宾. 干散货海上运输市场竞争与合作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
[5]林尊贵.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散货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