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钮海龙
[导读]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迅速,道路建设对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
        钮海龙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工程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迅速,道路建设对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道路施工长期以来是以人工作业为主,施工速度慢,道路质量较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道路施工逐渐被机械化替代,人工技术和道路施工机械相结合有着更高的效率、质量以及施工速度。道路施工中涉及的机械设备很多,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公路能否顺利施工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科学的管理能够使得施工机械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以及减少能源消耗,最终使得施工效率提高,使道路施工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筑路机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已大规模普及使用,但大多数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管理并未受到重视,与生产管理相脱节,机械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资产严重浪费。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当前工程机械数量在672~728万台之间,施工机械的管理将成为公路工程中的核心工作之一。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它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也开始重视起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是一些中小型的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有些员工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擅自使用机械设备,使其性能降低,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维修费用,延长工期,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安全隐患;二是有的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操作不当,不按规定进行生产,随意地将建筑材料投入施工现场,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会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引发重大的安全风险。
        2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市政公路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于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工期、提升施工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经济管理能够减少各种设备维修费用、增加机器租赁收入、降低设备购置费用,技术管理可以高效安装和使用目前所拥有的机械设备,减少在使用和维修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成本和消耗。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不仅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还要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各项目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部门管理机制得到一定的强化。全员使用机械设备应该服从建设单位的统一领导,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分级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企业内部应该对机械设备和物资的使用负责,不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章程和使用制度进行完善,机械设备的计划采购到报废的整个过程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物设部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监督,不能够徇私舞弊以及擅自越权。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并接受技术考核,只有考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工作,对于在岗员工,还应该不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的教育以及培训。职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需要监督和检查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或者疏漏。另外,公司还需要成立维修小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以及定期的日常检查,以此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做好维修检查记录。

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的制度方面,应该从对外租赁、规划、采购、使用、维修和报废管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公司规章制度,完善职工职业培训、安全操作等制度,利用奖惩制度使员工在施工作业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机械设备被报废后,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这些被报废的机械设备进行处理,在采购、使用过程中以及报废时,需要严格规范人员的操作,保证其高效利用机械设备,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使效益最大化。
        3公路养护施工机械设备协调、管理的相应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认识,改变机械使用管理模式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养护施工的生命线和生产支柱。工程管理人员应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机械维保对于公路养护施工的重要性,明确岗位职责,现场负责人不只要做好施工监督,还要将施工机械的预防性维修和强制性保养工作重视起来,做到管用结合。在机械运行过程中,派专人对水温、运行速度、气压等进行全程监测,发生损坏要追溯源头,追踪机械的应用情况,查明原因,杜绝随坏随修、事后维修的工作方式,把机械的维修保养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前、中、后阶段,随时使用,随时维保,全面防治,确保机械处于优良的使用状况,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制止违章作业,防止机械设备带病运行。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机械的额定参数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量,确保不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形,最大程度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应及时上报机械设备损坏情况及事故,及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事故结果的处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上岗制度,并审查证件的有效期和可操作机械范围,做好运行记录,准确、真实填写各项目内容,方便以后追溯事故根源。
        3.2创新机械管理方法,调动起职工责任心
        强化对机械的管理、操作、维护等全过程管控,从专门的机械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负责人,再到机械实际操作人,全部参与进来,对机械操作维护保养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全面、科学地做好机械管理,确保机械使用的每个场所、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养,最大限度地排除随机故障,保证机械的可靠性;引进奖惩机制,执行专人转机负责制,逐一进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将全年的机械维护保养工作、完好率、发生故障次数等指标作为年底机械操作人员考评先进工作者的标准之一,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机械被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科学选择施工机械,减少费用浪费大型机械是施工单位的重要资产,是完成养护施工必须具备的施工手段。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务必要遵循切合需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同时兼顾可靠性、工艺性、生产率、可维修性、生产效率、费用投资、安全性等。正确选择机械设备,确保其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械设备在各施工场所的闲置、损坏,提高完好率,减少浪费。目前在公路养护施工中,适宜采用应用综合评分法和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主要特性和所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如果有多种机械均满足以上要求,还应对机械能源消耗量、安全性、维修难易程度、占用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多少进行综合考虑。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避免意外事故。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工程,需要单位各个部门的员工积极配合。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为宗旨。为此,需要紧抓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其中心工作是保养和维修,以及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让机械设备管理走上正轨,从而为施工企业创造效益、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术会.公路工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与管理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154-155.
        [2]梁波.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121-122.
        [3]汪明辉.精细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