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军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 济南市 2501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国家推行税制改革,PPP投资模式等,施工企业面临着众多机遇的同时,也经受着各种风险的考验。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做好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关键词:内部审计;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策略
1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主要是指为了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其组织运营,应用规范、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企业在风险管理、治理过程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效果的一种客观、独立的咨询和确认活动。内部审计机制的总体框架和内容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组织、业务流程、保障以及控制等多个角度。
2当前施工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2.1缺乏风险评估及项目保护措施
目前施工行业的发展正在高速进行,大多数的企业也只注重发展速度,对行业内竞争环境的维持并没有做出努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行业较长时间处于恶性竞争中,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一些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位置,无限度地占据市场地位,但是对本身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并不是很关心,许多企业存在很多盲目签约的现象,这并不利于行业内的有序竞争,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潜在风险。这些都是由于企业缺乏明确的风险评估和项目保护措施导致的。
2.2不重视合同履行
在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对其相关项目合同的履行力度不够,也并不是很重视真正履行合同的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总是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许多施工方会因此不能按照规定履行签订的合约,在施工完成后,总是会遇到施工条款不清楚,责任履行不到位的情况。这会直接导致工程竣工延期,给双方都带来很严重的损失,也增加了施工成本的付出。而且,在没有办理结算之前,对外欠款的数额是没有计算的,也没有办法做出后续的资金计划,这不得不使得工程付款延期或者少付,以此来换取决算的权利。
2.3成本管控风险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效益。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管控好项目的成本。项目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等。成本管控涉及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从供应商、劳务分包商的选择,合同签订到费用审批报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不断挤压利润空间,导致亏损。
2.4投融资财务风险
PPP模式是当前新兴的一种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政府和企业合作,以合同形式,政府将项目交给企业,企业投资、设计、施工、运行等,政府通过购买或使用者付费形式收回项目。其主要财务风险,一是财务是否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数据分析到位,测算的回报率等指标是否可靠;二是对企业自身需要投资的资金有没有分析,会不会断链;三是过程成本控制是否测算到位,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完成;四是政府的回收风险是否充分考虑等。
3加强内部审计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3.1提升内部审计的实质独立性,为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质独立性,可从两个角度采取对策:一方面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明确其隶属关系,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另一方面是考虑将企业内部审计的部分职能或者全部职能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和人员,以外部审计方式开展内部审计或者实行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结合的合作审计模式,释放内部审计部门在经费、人事等方面的约束,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实质独立性。
3.2增强后续跟踪审计力度,改善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价值
要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后续跟踪审计力度,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第一步是根据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结果的回应情况,确定后续跟踪审计的方向及其重点。第二步是要从多角度了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结果不回应或者回应不充分的原因,然后结合具体原因来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对被审计对象实施现场跟踪审计。第三步是根据前期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对象的回应情况,对其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包括审计整改的积极性、审计整改的措施和方法是否符合业务实际、审计整改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审计建议以及企业管理的要求,从而来体现内部审计对经济业务的约束和建议作用。
3.3建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系统,降低整体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结合内部财务审计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公司高层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在做好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上,更要参与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发现、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持续进行财务风险评估、隐患挖掘、风险梳理、风险整合等步骤,形成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整体内控管理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实行全方位管理,企业各部门、各系统建立高效率的沟通机制,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全面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3.4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审计监督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风险是企业最大的风险之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经营投标行为的审计,发现如较低的资金支付率,要求建筑企业垫款,收取大额保证金,不承担材料涨价风险等此类的苛刻的合同条款,要求企业经营人员跟业主沟通。如果在合同签订时能够解决或者变更条款,是从源头上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内部审计要注意审查资金回流目标制定的执行情况,措施是否得力,奖罚机制是否健全,对回款率增加的促进。过程中要审查资金预算编制,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审查资金集中管理程度和资金审批程序。内部审计机构要持续监控资金收支的安全,定期对企业对资金管理中心开展同级审计,重点核查账户管理、资金结算、信贷管控、不相容岗位等事项,确保资金绝对安全。
3.5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内部审计方法的优化
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例如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信息化的系统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用大数据技术来不断优化内部审计的方法便于有效进行财务管理的分配使用和控制,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未来的企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数据信息,从而不断促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处理已有的数据信息,从而起到预测的作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发展要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控制和管理,要建设起以风险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创新和运用内部审计办法,对企业发展的风险进行全方面测评和管理,保证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具有有效性。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要围绕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并且将其与企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有效规避企业发展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虞塘.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11:53-54
[2]王爽.HL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05
[3]林苏.探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0.01:91-92
[4]刘源.GK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