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运用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 4月 11期   作者:刘文研
[导读] 传统农业植保技术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不仅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危
      刘文研
      讷河市绿色食品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 讷河市161300
      摘要:传统农业植保技术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不仅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不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提升,绿色植保技术进入大众视野,并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既解决了传统农业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农业生产;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坚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大势所趋。农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传统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无法充分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众所周知,农业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1]。在这一背景下,绿色植保技术应运而生,不仅能够满足农产品安全生产需求,还有效降低了农业污染程度,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农产品安全生高产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产品快速生长,同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通常需要施加化肥或农药,导致一些化学药剂在农产品中残留,降低农产品整体质量。而将绿色植保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满足农产品安全生产需求,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发展需求。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学药剂,导致农村地区水体、土壤以及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而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融合,从而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三)满足人们健康饮食需求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加,对绿色农产品需求量随之上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为农产品生产各环节提供无公害原料,从而有效提高作物质量,满足人们健康饮食需求[2]。
二、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推广策略
(一)加大推广力度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将绿色植保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能够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充分满足社会群众健康饮食需求。这也意味着,强化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力度,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机构作为农业绿色保值技术推广的关键部门,需要出台多样化惠农、便农政策,为技术推广提供政策保障。另外,绿色植保技术推广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所以在完善政策和措施值基础上,还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设立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奖励补贴,对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力度的资金补贴,一方面能够缓解农民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农民应用推广技术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政府机构需要拓展绿色植保技术推广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方式报道绿色植保技术相关信息,从而扩大推广覆盖面,使农民群众能够更加详尽的了解技术优势和作用,从而刺激消费市场,在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二)创新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工作
      当前,虽然大部分地区均已充分认识到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性。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地区作物种植类型、生长情况、病虫害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导致推广的技术与地区农业生产不符,无法全面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技术推广部门需要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绿色植保技术,保证技术在应用方面与地区农业发展相适应[3]。其次,推广部门需要强化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交流,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原因等进行分析,研发更多高效绿色报纸技术。最后,退关单位需要构建建群的人才招聘体系和培训体系,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化技术推广人员,并定期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基层,指导农民群众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有效提高技术推广效率和水平。
(三)提高农民重视程度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习惯性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和方法,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加上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对先进的绿色植保技术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针对这一问题,政府机构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群众对绿色植保技术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交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并通过列举实例等方式详细介绍绿色植保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使农民群众在了解信新技术的同时提高应用积极性,从而提高新技术推广效率。
三、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具体应用
(一)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具有周期性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滋生病虫害。为了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率,需要充育种阶段开始做好防范工作。具体来说,在选择良种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了解地区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病虫害爆发情况等要素基础上,优先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保证种子在生长发育期间能够很好的适应各种环境,从而提高作物成活率,有效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另外,良好的品种能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这也是绿色植保技术的优势所在。
(二)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来源广泛、种类较多,如果只采用单一的防治措施,则无法达到理想防治效果。所以选择综合性防治技术至关重要,常见的防治技术有以下几种:
      第一,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基于生物原理,采用科学手段防治病虫害。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方式。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饲养害虫天敌方式,在虫害爆发高峰期之前,将天敌生物放置田间,借助食物链关系有效杀灭害虫。这种方式不仅防治效率较高,而且绿色无污染,不会对农业生态造成任何破坏,因此受到农民群众广泛青睐和使用[4]。
      第二,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基于物理原理防治病虫害,根据害虫趋光性、趋化性等特点杀灭害虫。例如:可以在田间悬挂杀虫灯,通过灯光诱杀方式降低虫害侵蚀范围。或者在田间布设黏性色板,抑制害虫滋生和蔓延,这种防治方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能够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
      第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传统病虫害防治大多使用化学农药,虽然防治效果较好,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对作物、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会增加病虫害抗药性。新时期背景下,经济市场涌现出大量生物农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低毒、低污染。农民群众在选择化学方式措施时,需要优先选择绿色药剂,并严格控制好药剂使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绿色植保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索绿色植保技术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元学会.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53-54.
[2]张跃文.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与意义[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6):266.
[3]刘建君. 浅谈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运用[J]. 新农业,2020(19):25.
[4]周菊华. 试析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J]. 新农民,2020(2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