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俊
互助县畜牧兽医站 青海省 互助县810500
摘要:畜牧养殖行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密切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畜牧养殖行业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行业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如若不能明确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具体原因,势必会影响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应对措施
引言:在我国农业工程中,畜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畜牧养殖行业规模和数量正在不断扩大,但是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空气以及水质污染,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建设的小型畜牧养殖场,严重损害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本文将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概述、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具体应对措施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概述
在畜牧养殖行业经营期间,势必会产生牲畜的粪便,如若不能妥善处理牲畜的粪便,就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处理动物粪便缺乏科学性、或者堆积粪便时间长,就会增加细菌生成的数量,提高传播疾病的几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如此,在实际开展畜牧养殖工作过程中,还会造成大量的污水,需要及时处理和改善这些污水,不然,就会引发大量的细菌滋生,严重侵害土壤和水质[1]。
二、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
针对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本文整理了四点,分别是: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畜牧养殖模式有待创新、环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下面将一一进行论述。
(一)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环保意识缺乏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初步发展阶段,人们较为注重经济发展,追求物质享受,并没有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以此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较大,包括畜牧养殖行业。在畜牧养殖领域中,农民以及相关部门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意识到污染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更没有积极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此难以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足,难以全面贯彻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乡村地区,部分建设基础设施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展开,部分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在环保设施方面,减少了资金支出,没有充分保障环保处理设施的建设,偷懒现象常常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难以有效处理污染源,可能会将污染物随意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从而引发环境污染[2]。
(三)畜牧养殖模式有待创新
畜牧养殖规模在我国农村地区虽然得到了扩展,行业趋势发展也越来越好,但是传统模式依旧是畜牧养殖发展依靠的根本,缺乏相应的更新和创新,也没有分享较多科学先进的养殖成功经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先进的技术等。部分畜牧养殖企业以及个人养殖户的发展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目的,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在问题出现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展开处理和解决。
(四)环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在畜牧养殖经营期间,缺乏严格有力的环境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负责监管工作的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且责任意识严重不足,难以对监管实际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得监管工作不及时,监管标准缺乏严格性,不仅如此,对于违规违法的情况和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惩戒力度,难以在人们心目中产生震慑心理,严重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具体应对措施
针对于具体应对措施,本文整理了四点,分别是:提升畜牧养殖业环保意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养殖模式、综合防治和科学规划,以下将一一进行说明。
(一)提升畜牧养殖业环保意识
在畜牧养殖行业中,政府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强化重视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法规内容,为制约和约束养殖人员提供法律支撑,针对于相关企业和个体养殖户,要加强规范性和标准化管理,并在污染源处理和场区建设的每一环节中展开积极落实。在环保方面,政府还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为相关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科学素质,基于多种宣传方式,使人民群众正确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机制,政府还要将引导者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此外,也不能忽视监督工作,从而规范且有序的发展畜牧养殖行业,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进而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3]。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严格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这一层面,我国还需提升管理力度,并且相关养殖人员也没有十分丰富和充足的相关经验,为此,针对于养殖人员在这方面的薄弱之处,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养殖人员开展畜牧养殖工作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改建老旧基础设施提供支撑,选择性淘汰老旧的养殖场。相关部门还要严格审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工作,把控养殖人员的总体规划设计,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处理生态环境污染中的设计问题,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中审查的重点内容应当作为质量保证,依据相关要求和规范提供严格标准。
(三)更新养殖模式
基于改善传统养殖模式以及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养殖模式,建立出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利用新技术和设备,养殖人员能够更新和调整发展模式,使养殖期间产出的废弃物,能够循环应用到其他行业中去,最大程度的实现零排放污染物的可能,从而循环利用和处理资源。应用沼化池是现如今较为合理和科学的一种处理废物方法,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并没有达到全面普及的地步,在这方面,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研究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推广培训教育工作和引进相关技术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阶段,在农业中,粪便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肥料,基于科学合理的改革技术,优化整个环节的操作问题,从而达到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提升场区整体卫生能力和水平,进而避免污染周围生态环境。
(四)综合防治和科学规划
在落实畜牧养殖计划前,养殖者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方案,在此过程中,政府要给予一定协助,整体规划畜牧场的发展。在设计方案之前,要对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展开充分调查,通过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的展开场区设计工作。不仅如此,还要基于实际情况,创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后续的日常管理工作[4]。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造成畜牧养殖行业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多种,比如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畜牧养殖模式有待创新、环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可以通过采用提升畜牧养殖业环保意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养殖模式、综合防治及科学规划等方法,从而促进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春仁,马向斌,邢士伟,等. 谈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对策[J]. 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6):98.
[2]张家祥. 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风险及防控对策[J]. 畜牧业环境,2020(18):15.
[3]张景波.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及有效对策[J].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22-23.
[4]周丹. 综述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J]. 兽医导刊,20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