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江光定
[导读] 观察中医内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情况。
        江光定
        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   4433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内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情况。方法 从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门诊接诊的该病患者中抽取180例,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手段进行治疗,对肝胃郁热者用左金丸加味治疗,对脾虚气滞者用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肝胃失和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胃阴虚者用益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制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文提出的中医内科治疗手段与常规的西医治疗相比较,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内科;胃食管反流;治疗疗效
        所谓的胃食管反流病就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胃液而引发的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这种病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痛苦的,患上该病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反胃、慢性咳嗽等症状,也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是西医制酸药物,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此前提下我院采取了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效果还算乐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1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88例,男性92例,年龄30~50岁,平均40.1岁,病程1.5~6.2年,平均3.0年。按照病情分类58例为糜烂性食管炎,104例为非糜烂性反流食管病,巴雷特食管病1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体重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手段进行治疗,对肝胃郁热者用左金丸加味治疗,对脾虚气滞者用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肝胃失和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胃阴虚者用益胃汤加味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制酸药物进行治疗。轻度患者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盐酸雷尼替胶囊,中度患者加用适量的吗丁啉来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重度患者则用吗丁啉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当治疗周期结束时,两组患者需要再做一次胃镜检查以证实疗效。
1.3评价标准
        完全治愈:再无病状,通过胃镜检查胃粘膜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有明显效果:病症基本解除,粘膜的受损程度改善,但没有完全修复;有效果:病症出现好转,但粘膜的受损程度无改善;没有效果:病症既没有得到治愈但也没有恶化下去。在以上标准中,除“没有效果”外其他的治疗效果都当作有效的治疗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AS9.1对临床结果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对其进行检验,以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后,患者进行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初期会出现些许的不适,但随着深入的治疗之后该现象也随之消失,而且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并发症以及不适的反应。

3总结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快,加之人们对于饮食的不注意,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也是在逐渐提高。中医和西医对于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胃动力不足产生的。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胃脘痛、痞症、反酸、嘈杂等范畴,该病主要涉及的脏腑是胃、肝、脾,因为这三个脏腑升降功能失调才造成了胃食管反流病症。
        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个弊端就是见效慢,因为中药的成分分子比较大,而且中药的治疗手段是以治本为主,所以在治疗的前期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相对的,西医治疗下,患者在初期症状就有所改善,可以快速地缓解症状。但是在周期疗程结束后,患者所反馈出来的情况看,中医不像西医那样会使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也不会存在着复发的风险。总的来说,本文提出的中医内科治疗手段与常规的西医治疗相比较,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是值得大力推荐应用的。
参考文献
[1]郝思杨,信楠,刘力.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64-265.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373.
[3]李上.中药复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经验[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孙长学.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2):49-50.
[5]孙晓红,张晓红,刘涛,等.辛开苦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临床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2:3.
[6]徐其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159-160.
[7]陈璇,沈洪.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