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潘春玲 黄菁芸
[导读] 目的:观察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
       潘春玲 黄菁芸
       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开展流浪精神病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n=40)和护理组(n=40),前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后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评估两组的精神疾病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组的精神疾病评分同常规组相比更低,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同常规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在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流浪精神病;生活质量
前言
       精神病为患者在生理和生物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引起大脑功能失衡,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系列的障碍,由此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当前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在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工作方面增加了关注和投入,但因流浪精神患者与亲人失去联系,或者生活困难而流落街头,身心负担更重,为此应加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1]。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人文关怀护理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开展流浪精神病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n=40)和护理组(n=40),常规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5例、25例,年龄为24-60岁,年龄均值为(42.34±2.55),病程为3个月-2年,病程均值为(1.13±2.54)年;护理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2例、28例,年龄为25-60岁,年龄均值为(42.51±2.47),病程为3个月-1.8年,病程均值为(1.03±2.3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入院后经精神科鉴别后确诊;为本地区外地流浪非危重精神病患者;基本信息不详。排除标准:其他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发育迟滞。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即展开患者病情的监测,做好对日常生活的护理干预,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在病房区避免放置危险性物品。指导和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并对抗拒用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1)入院阶段,注意沟通技巧的运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积极的引导患者交流,认真倾听其主诉,并对反馈给予及时的回应,以此逐渐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同时在治疗和护理中发现患者潜在的一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此了解其需求和感受,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且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以简单的语言传播关于精神疾病的知识,提供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临床症状等相关信息,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认知,避免盲目性焦虑。
       (2)住院阶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具体情况对护理计划做出调整,引导患者逐步的建立健康意识并树立较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掌握基本的生活原则,如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保持等。前期应对患者的健康需求和接受情况实施评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护理方案的意义、配合要点展开介绍,引入关怀性沟通,让患者逐渐的在改善易变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中树立对疾病的认知,提高自护能力。
       (3)出院阶段,主要结合对患者的分阶段观察评估,在掌握患者的个性特征、精神情况和临床表现前提下,根据其生活习惯建立生存能力护理干预计划,采取适当的方法根据个体的需求对患者展开社会交往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活动情感投入、专注力等方面展开训练,每周进行2-3次的训练,一次半小时,共干预3周。评估训练的结果,分析结果的信息寻找不足和问题以此改善。
1.3护理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的精神疾病评分[2](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分数越低表示疾病程度越低)和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表,SQLS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精神疾病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精神疾病评分对比
       护理组精神疾病评分中各指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人文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要求病人在护理中展开对患者生理、心理双方面的考虑,以此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满足其独特的个人需求。精神病患者同其他疾病类型的患者更需要理解、照顾和帮助,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3]。人文护理在确保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制定了平稳性的护理计划,以此创造较好的治疗环境,减少了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该护理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有研究表示,人文关怀护理在为患者提供基础的诊疗服务基础上,还给予文化、精神和情感方面的照顾,这不仅与当前心理、生物和社会医学模式提倡的理念吻合,也与社会普及的流浪救助工作的核心相一致[4]。研究结果表示,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护理组的精神疾病评分低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人文关节护理方法对流浪精神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积极的影响。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将工作围绕环境、疾病和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对诊疗和护理工作开展的配合。从而能够让患者在关怀中了解健康知识、法律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5]。
       综上,在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中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星,司徒玉仪,李银银. 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0):324-325.
[2]王茜. 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9(31):162-163.
[3]李菊红,李晋文.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77):15-16.
[4]黎佩珊,梁欣平. 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改善的作用与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6):269-270.
[5]司徒玉仪,刘春晖. 对收容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提升治疗依从性、促进预后康复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1):322-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