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李满宜 梁京娣
[导读]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李满宜 梁京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根据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采用缝针法加无菌纱块外贴及3M弹性胶布工字型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导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导管,对比两组患儿穿部位的感染情况,非计划脱管及固定材料的更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部位的感染情况、非计划脱管及固定材料的更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护理中,腹腔引流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导管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及非计划拔管,延长了敷料的平均更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腹腔引流管 儿童肝移植 护理
       儿童肝移植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能有效引流腹腔内腹水,残存积血、积液、乳糜液、血性分泌物、胰液或肠道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可防止术后感染和减少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1,2]。因为儿童的特殊性,早期会存在哭闹,不配合等情况,采用透明敷贴加弹力胶布固定时,会因为早期的活动导致引流管移位及脱落,从而导致逆行感染、堵管等现象[3]。因此妥善固定引流管显得非常重要,儿童又属于一群特殊的人群,其引流管固定的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对不同的引流管固定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儿童肝移植手术患儿 ,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缝针法加无菌纱块外贴及3M弹性胶布工字型固定导管 ,观察组采用导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导管。纳入标准:年龄≤24月,术后使用ARROW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腹腔引流管;排除标准:对胶布过敏的患儿。对照组52例,活体供肝肝移植20例,尸体供肝肝移植32例;观察组37例,活体供肝肝移植13例,尸体供肝24例。两组患儿年龄,供肝来源带及带管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成功后,在穿刺口周围“荷包”样环绕导管缝合,消毒后予无菌纱块覆盖,3条医用透气胶布横着固定无菌纱块。观察组穿次成功后,把导管蝶型翼装在思乐扣上,并把两边的固定器按压在固定垫及蝶型翼上,把导管外露部分向左下或右下予S行摆放,以确定思乐扣固定的位置,在固定位置下予思乐扣配套的皮肤保护剂从左到右擦拭固定位置,使之形成无刺激皮肤保护膜在皮肤上,将思乐扣固定垫下面的纸“C”型撕开,粘贴好思乐扣;再用酒精清洁穿刺口周围皮肤,待干,把导管外露部分予S行摆放,贴上3MHP透明敷贴。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部位的感染情况、非计划脱管及固定材料的更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 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年龄,供肝来源及带管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皮肤是侵入性操作相关的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是导致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4]。因此在穿刺口周围进行缝针固定,使患儿腹壁的皮肤伤口增加,增加了患儿穿刺口感染的机会。传统固定方法,缝针口及缝线容易损伤患儿的皮肤,导致感染及缝线滑脱;固定纱块的胶布及弹性胶布对皮肤的接触面交小,容易因患儿的活动,哭闹,导致固定材料的松脱,增加感染及脱管的机率。导管S型摆放,给导管脱出形成一个缓冲的距离,可减少导管脱出的风险;3MHP透明敷贴需要更换的周期长,思乐扣有专属的导管固定器,能有效固定导管的蝶形翼,使思乐扣牢固的锁上引流管。减少引流管固定对患儿造成的不适, 有利于减少导管局部对皮肤的压迫和导管的牵拉, 进一步减少了置管并发症发生, 提高了患儿的置管安全性[5]。
4小结
       综上所述,导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法更适用于肝移植的患儿固定腹腔引流管,能有效减少穿刺口的感染,减少非计划脱管的情况,也能延长敷料更换的周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静,皮红英,潘立茹,郑颖颖.腹部术后腹腔引流液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护理研究,2017,31(01):77-79.
[2]郑文静,张春兰.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1):82+85
[3]张雅玲,钟小英.胸腹部术后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改良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03):77-78.
[4]王建荣.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M] . 北京: 人民军医 出版社, 2009: 10-11.
[5]游勇,万静.思乐扣固定对PICC置管新生儿置管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35(03):353-357.
      作者简介:姓名:李满宜(1990.10.1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省,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护理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