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徐海丰 戈娜娜
[导读]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A型肉毒素对于瘢痕疙瘩在临床治疗的效果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徐海丰 戈娜娜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A型肉毒素对于瘢痕疙瘩在临床治疗的效果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我院入院治疗瘢痕疙瘩的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里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全部都进行泊松的局部注射,同时每天在患处外使用一次透明质酸,观察组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向邻近瘢痕疙瘩病变的皮肤单次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观察组中注射十聚酮。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的VAS评估,回答问题的观察和皮肤病变厚度的改善均显着改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疼痛明显。和瘙痒也比对照组要大。缓解很快(P <0.05),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也更高(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着降低(P <0.05)。结论与仅使用去甲酮和局部透明质酸的治疗方案相比,局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去甲酮和透明质酸的治疗方案对病理性瘢痕患者有效。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瘙痒,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瘢痕疙瘩;A 型肉毒素;倍他米松;疼痛测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8月入院进行瘢痕疙瘩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当成研究对象。把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中分别有患者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2:28;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0到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3±6.3)岁;病程1到20年,平均的病程为(5.26±3.2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6:24。患者的年龄为20到63岁,平均年龄为(38.6±5.2)岁;病程为1到20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03±3.42)年。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并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院前没有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达到了瘢痕疙瘩判断的基础,皮肤病变为1至5mm厚。患者感到疼痛和瘙痒;皮肤病变面积不少于10cm2。排除标准:皮肤病变90天内定期治疗;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有内科疾病,全身感染,肿瘤等,患者的免疫功能不足;皮肤病变内的感染;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 药物与仪器
        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含倍他米松磷酸钠2mg,倍他米松二丙酸酯5mg。疼痛视觉模拟量表;玻尿酸修复生物被膜。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松病灶内注射治疗方案,剂量控制在0.2mL·cm-3,总注射量应≤1mL/人,注射频率为28d /次,共3次注射,治疗时间3个月,每天一次将透明质酸涂在患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了其他治疗。第一次注射去甲氧磷后,及时向瘢痕疙瘩病变附近的皮肤单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并用0.9%的生理盐水将其稀释至2.5mL,40U / mL,注射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cm,4U /点治疗时间为3个月,并对其进行记录和随访。
        (1)皮肤病变的回弹持续时间: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如果患者仍然感到疼痛且发痒,或者感觉更严重,或者皮肤病变的厚度反弹。向每位患者分发自觉症状评估量表,并指导他们填写。填充频率为7天/次。在完成患者的治疗后,将对评估量表进行计数和分析,并将在患者离开医院三个月后执行。反弹跟进。
        (2)皮肤病变厚度的测量: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瘢痕疙瘩皮肤病变的厚度差异。在3点检查所有皮肤损伤,并取平均值。
        (3)疼痛和瘙痒检测:判断疼痛和瘙痒变化的方法是视觉模拟量表(VAS),并根据患者的自我判断的疼痛和瘙痒评估得分。评判标准是移动秤,总长10厘米。10cm表示疼痛最严重,0表示没有疼痛。VAS的频率为1个月/次。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选择SPSS21.0 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s)代表,选择t去完成相关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 代表,使用χ2去完成相关检验,P < 0.05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和之后VAS值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值无显着差异(P> 0.05)。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均下降。观察组的VAS值显示逐渐降低。治疗后30天,该组患者的VAS值显着降低,而60天和90天后,VAS值升高。两组患者的VAS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病变厚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病变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少,但观察组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3两组皮肤病变反弹时间的比较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治疗后7天,所有患者的疼痛和瘙痒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皮肤病变的硬度降低。疼痛和瘙痒表现出反弹的趋势,并且皮肤病变的厚度逐渐增加。但是,观察组的患者没有反弹症状,经过3个月的治疗,所有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出院三个月后,观察组中只有3例患者在皮肤病灶周围出现瘢痕疙瘩,并在各个部位瘙痒。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通过限制神经肌肉交界处乙酰胆碱的合成,它可引起局部横纹肌麻痹,从而避免了由肌肉牵引引起的皮肤张力,最终减弱了疤痕张力并在疤痕附近引起炎症。几率大大降低。根据相关研究,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非增生期(G1和G0期)能控制大多数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也将被显着抑制,而TGF-β1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类似疾病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严重的疤痕组织沉积与纤维化症状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对于仅使用肉毒杆菌毒素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只有少数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另外,由于瘢痕疙瘩会引起严重的疼痛和瘙痒,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改善疼痛和瘙痒。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显着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瘙痒,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根据相关研究,已知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的影响因素包括P物质的表达,A型肉毒毒素可对感觉神经末梢和非胆碱能神经元起作用,从而限制P物质的释放。此外,通过相关研究,发现肉毒杆菌毒素用于病理性瘢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皮肤病变区域附近注射,局部注射得宝松和局部透明质酸治疗患者的综合方案,从而显着缓解了实体疼痛。
        根据本研究的数据,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的VAS评估,应答观察,皮肤病变厚度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缓解率也快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更高(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着降低(P <0.05)。
        综上所述,与仅使用得宝松和局部透明质酸的治疗方案相比,局部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得宝松局部注射和局部透明质酸的治疗方案对病理性瘢痕疙瘩患者有效。一方面,它的临床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瘙痒,并且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春莲.A 型肉毒素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6):681-682.
[2] 闫成祥,王喜梅,张亚茹.A 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瘢痕疙瘩的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7(9):1594-1596.
[3]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29(5):245-256.
[4] 刘青武,王思丹,陈静,等. 瘢痕疙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0,11(2):101-106.
[5] Park JH,Park TH,Chantg CH.Earrings Embedded withinEarlobe kc疙瘩s[J].Arch Plant Surtg,2013,40(4):468-469.
[6] 曲春安,刘悦,王晓雨,等. 病理性瘢痕治疗研究新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10):639-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