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玮
广元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分析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使用消风汤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05.23-2020.05.23)收治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86例。根据抽签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与观察组(消风汤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瘙痒以及皮损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加用消风汤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性良好,效果理想。
【关键词】消风汤;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治疗效果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此病患者主要表现出皮损、瘙痒等症状[1]。因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怎样缓解该疾病临床症状并减低其复发率是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中,针对消风汤在此类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05.23-2020.05.23,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并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37-54岁,平均年龄(45.18±3.73)岁。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4.83±4.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与其家属在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参加,入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患者应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10g:10mg/支)进行治疗,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2-3次。连续使用14天。
观察组患者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风汤进行干预。消风汤组方如下:白鲜皮30g,龙骨30g,牡蛎30g,苍术15g,生黄芪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0g,荆芥10g,白蒺藜10g,地肤子10g,白芍10g,川芎10g,当归10g,炙何首乌10g,防风6g,甘草6g。煎服上述药材,患者需每天服用1剂,早晚两次温服。患者需连续服用14天。
1.3观察指标
根据自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瘙痒、皮损状况进行评分比较。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情况越理想。
1.4统计学分析
.png)
3 讨论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内在因子与外在因子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瘙痒与渗出倾向[2]。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包含了很多种类,其中部分病症的发病原因并未明确,因此治疗起来也存在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针对此类病症常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但是根据长期研究发现,患者在长时间使用该药物后会出现较强依赖性,副作用较为明显,引发并发症。故,为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选用中医方式进行干预。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消风汤进行干预。通过治疗后相关评分可知,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瘙痒评分与皮损评分情况均由于对照组患者。消风汤中,地肤子与白鲜皮在解毒除湿方面效果显著,牡蛎起到了止痒与稳定皮肤的功效,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具有养血、滋补的效用。主诸药联合使用,则能够使患者的瘙痒、皮损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遵医嘱按照阶段疗程进行服用,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病症复发的概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得知,帝皇与白芍的使用能够有效消除激素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反应,促进皮肤中血液顺畅流动。常规治疗中使用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虽然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但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深层状态。故而,一旦停止使用就会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因此,中医消风汤地使用,不仅仅帮助患者治疗了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同时也使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的概率。消风汤的药效主要表先出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与抗变态反应四方面优势[5]。荆芥与防风是消风汤中的两种关键性药物。这两种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风止痒。荆芥油可以使大鼠气管平滑肌得到直接松弛,并进行皮肤过敏反应抑制。防风则具有抗炎、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因此,将其加入消风汤中,药物的治疗效果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际上,消风汤主要就是抓住了除湿与祛风的特点,在进行疾病表象治疗的同时,重点关注患者风湿热的本质,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消风汤进行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先了解患者的体质情况,再进行加减对症下药,使用药安全性与治疗效果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选用消风汤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瘙痒、皮损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的同时,使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患者不会因服用重要而出现依赖性或是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预可行性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俐宏, 孙晓丽, 柳舟,等.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018(002):97-102.
[2]曾清泉. 消风汤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v.18(10):35-36.
[3]刘国林.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治疗[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029(005):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