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元明 许银燕 冯芝云 岳森
身份证号:61052419870402****;身份证号:33020319821109****;身份证号 :33022619810604****
;身份证号:610404198705281015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作为一项基本的工程施工内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与发展,相关技术应用在施工过程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技术使用程度成为判断是否进入工程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中重要原材料,其技术发展也相应受到关注。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不断成熟,其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不利于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因此,为了保障整体施工质量,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运用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的道桥工程也在不断增多,这在提高所在区域交通运输能力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想要将道桥工程的这种综合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必须要有较高的施工质量作为保证。而能够对道桥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材料因素,特别是混凝土材料,如果不能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非常容易在道桥工程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还需要相关领域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及优势
所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中心构建的一种技术体系,其涉及到混凝土施工的多个环节,包括配比、拌合、浇筑以及养护等等。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国道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特点及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凝固以前,混凝土通常会保持流体状态,其可塑性以及流动性相对较好,因此,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能够对相关设计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还能有效减少路基沉降以及路面开裂等问题的产生概率。其次,混凝土材料是利用水泥、骨料、水以及各种添加剂按照特定比例调配而成的,而这些材料本身具有易于获得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将其应用在道桥工程建设当中,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而且,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后,其养护方法也相对简单,可以实现工程养护成本的有效控制。再次,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强度大、稳定性高、负载能力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其能够更好的满足道桥工程的使用需求,如果能够对其进行科学配比,在保证其质量的情况下,应用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可以有效提高道桥工程的稳固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最后,在我国,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在市面当中已经衍生出了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原材料,例如,添加剂,包含缓凝剂、减水剂、防冻剂以及早强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道桥工程的功能性,使其具备防冻、防水等诸多功能,还能显著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灵活性,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
由于混凝土浇筑及其养护均是在裸露环境下完成,因此,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气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状态。而混凝土内部在浇筑过程中会释放热量,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内部温度与表层温度出现较大差别。遵循热胀冷缩原理,内外部反方向收缩会导致混凝土间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从而造成内外部土层挤压现象,不利于混凝土持续稳定发展。这种内外出现温差的状态意味着混凝土土层产生裂缝概率上升,温差越大,造成的土层挤压力越大,裂缝产生的几率也越大,甚至可能出现断裂的现象。普通混凝土材料一般都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
收缩变形具有不可逆性,原本的稳定结构会因此发生改变,导致结构变得松散。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2.2耐久性不够强
耐久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耐渗透能力。混凝土中如果含水量过高,会破坏整个土层结构,造成土层软化且不稳固的情况。自然环境中,存在降水以及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会对裸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土层产生影响。水分增加会导致混凝土含水量增加,如果混凝土土层耐渗透能力较强,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过度被混凝土土层吸收。但是,如果混凝土土层渗透能力较弱,会导致内部含水量过高,不利于稳定混凝土内部结构。目前,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耐渗透力衰退的现象,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其耐渗透性。二是混凝土抗冻性、抗高温性。混凝土自身稳定性与强度会随着气温降低而下降,其质量也会存在衰退的情况,各项质量指标会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专业技术设备保护与强化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稳固混凝土结构。
3、有效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道桥工程施工的方法
3.1原材料筛选
拌制混凝土时,需选用粗细骨料、粉煤灰、水泥等原材料。由于原材料施加的比例不同、级配不同,往往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发生变化。例如,选用较高级配棱角分明的粗骨料拌制,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嵌实度。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施工单位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了解,研究路桥施工的设计图纸,与设计师等人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材料进行混凝土拌制,避免混凝土拌制后出现强度不足,影响路桥强度和耐久度,或出现级配过高,造成资源浪费。只有在施工中对原材料进行研究,制定科学的材料配比方案,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施工成本等,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2混凝土浇筑的有效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最重要的要求是:无色差、良好的平整度、无渗漏等。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改进振捣技术的质量,振动必须按照均匀性和紧凑性的原则进行,以避免振动不足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本身通常是振动的插入方法使用。振捣时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就可以认定振动合格。由于各种各样路桥施工类型不同,浇筑方式越高,浇筑混凝土高度越不好控制。
3.3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在完全凝结后不出现色差、路面开裂等问题,确保路桥施工整体质量。例如,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杂质。若遇表层孔眼问题,施工人员可利用同一材料进行孔眼修补。当混凝土表面出现石块或钢筋突起时,可能是混凝土配比有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没有完全振捣而引起。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深度和力度。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可通过两部机器互相合作,完成对混凝土表面的振捣,混凝土表面泛浆后,可停止振捣,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并用木板拍平混凝土表面,清除突出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桥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对该项施工技术保持高度的重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应用,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从而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后期综合效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20,000(010):80-81.
[2]张彦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28(14):76-76.
[3]安西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0,No.595(03):102-104.
[4]陈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000(030):P.1-1.
[5]王宁,黄俊海.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000(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