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冯立杰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系统性工程
        冯立杰
        13052119860602****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要被认真的对待。施工单位应该组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队伍,做好每一个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开展工作,重视全方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细微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建设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其长远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优质的产品的基础上的。建筑产品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筑企业是否具备长久生命力。并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每一施工阶段联系紧密,因此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筑企业只有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以及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当中,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地位,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不断进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因而对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当前各行各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而保持优质产品是企业占据市场地位的前提,所以,建筑企业在建设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现代化建筑结构复杂,建设难度高,在建设过程当中,前一个阶段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后一个阶段工作的开展,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工程建设的速度,而工程建设速度无论过慢还是过快,均会损害施工单位的实际利益。也不利于优质工程的打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不仅仅影响到了最终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并且还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市场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从长远来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影响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内容。依靠质量来树立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寻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优质的建筑工程才能够为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才能够开拓更大的市场效益,从而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寻求更大的发展突破。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问题
        2.1质量管理制度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管理制度会将各种施工行为局限在安全标准范围内,超过该范围,便违反了制度规定,相关的质量管理事项便会出现隐患和缺陷。所以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很重要,在实际中,很多施工现场出现质量问题,都是因为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当这种约束失效后,现场的管理要素很容易出现混乱,尤其是施工人员,其行为完全不受控后,施工技术落实也不会符合规范标准。另外管理制度还会对其他利益人员产生约束,当制度不完善时,这些利益者会抓住可乘之机,最终使质量失控。
2.2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是关键,虽然管理人员可以对现场施工事项进行管理,但施工事项的主要执行者为施工人员,如果其出现违规操作,整个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都会受到质疑。在实际中,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清晰浓厚的质量意识,所以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人为制造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各种偷工减料行为。在工程施工中,会存在很多技术性作业,这些高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会使该作业施工对象成为整个工程的薄弱点。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个人素质会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管理人员还要将人员作为管理重点。
2.3质量监管检查问题。在质量监管检查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有两种,其一市场标准不规范,把控力度差,其二管理人员监管思想意识差.管理不到位。前者主要出现在法律意识比较差的区域,该区域建筑行业对市场标准的把控力度低,所以很多工程项目质量验收会出现随意、散漫现象。相关的质量标准也很低,这会使通过验收的项目在后期应用中出现巨大隐患。另外建筑行业及建筑市场对企业的标准也较低,很多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建筑企业会承包与其资质不对等的工程项目,这也会使施工质量失去保障。后者与管理人员本身素质有关,其如果无法正式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安全目标和质量目标都无法满足要求。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施工质量体系。针对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各方单位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企业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制度与体系还要与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管理真正无漏洞,使工程全程管理严丝合缝,没有违法违规操作切入点,如此施工环境才安全可靠。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可以为施工建立良好的基础环境,可以成为各种违规操作处理事项的参考依据。在制度体系建立中,企业还要将各方单位、各部门及各专业人员联系起来,使其能协调统一。在体系建立后,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要就材料设备采购、检查、应用事项展开探讨和研究,使其质量得到保证,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另外各监管体系人员还要重点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使施工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3.2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规范操作。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需要经历质量培训,在培训教育中,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的管控措施,并在持证上岗后,落实各自责任。企业需要明确“质量第一”思想意识,所有的管理工作及管理制度、措施等都要围绕其展开。这会给员工传递质量很重要的观念,在上行下效影响中,员工的质量意识自然会提高。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企业还要结合责任制度,使质量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精细化,然后分配给相关员工,使员工规范自身行为,规范操作,最终使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在强化质量意识方面,项目负责人还要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如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等。另外质量与安全总是息息相关,在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后,全员还要树立“安全第一”意识。这可以使员工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减少各种人为事故。
        3.3加强质量监管验收。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质量管理水平要得到提升,还需要从质量验收人手,加强监管,使不合格的产品和工程不会流入市场。建筑工程中需要质量监管验收的事项有很多,管理人员要一一列举,并逐一监管。首先需要对施工资料和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检查,查看其可行性,减少其引发的各种变更。其次需要对施工要素进行质检,避免不合格的材料出现在工程中,还要保证设备持续工作。最后对隐蔽工程的施工效果进行检查,对工程项目施工成品进行质检,找到缺陷,加以修复,减少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各种要素的质量及规范标准性有关,管理人员需要树立全面管理意识,各方单位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使质量得到专门管理。各方领导人员要时刻关注施工情况,及时了解并解决施工质量问题,使施工质量达标。另外单位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使质量管理实现动态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大云.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9(5).
[2]杨新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2019(11).
[3]谢礼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居舍,2020(6).
[4]杨杨.分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S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