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施工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高金朋
[导读]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进步迅速,
        高金朋
        41052119881027****
        摘要: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进步迅速,建筑领域的防水堵漏技术便属于其中的代表。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防水堵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本应用,并深入探讨防水堵漏技术施工工艺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渗漏;防水堵漏;施工工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以及舒适度,需要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做好预防措施。作为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建筑渗漏会严重影响住户的住宿体验,长期下去,还会对房屋的整体结构带来不良影响,危害住户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减少渗漏问题的产生,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水堵漏技术,配合良好的施工工艺,对渗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下面从施工和管理两个方面对渗漏原因进行讨论。
1建筑渗漏的原因
1.1施工方面
        在施工方面,导致建筑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或者施工队伍整体水平不足,部分企业甚至让对防水技术一窍不通的施工人员参与到建筑的防水施工中,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建筑防水施工质量低下,引起建筑渗漏。(2)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加快工期,在防水层下找平层中水还没有完全干的时候,就让施工人员铺设防水层,且不采取任何措施直接进行铺设,导致防水层起鼓或脱层等情况的产生,最后引起建筑渗漏问题的出现[1]。(3)在刚性防水层面振捣密实度不足,且没有做好养护工作;没有科学设计混凝土的水灰比,导致比例不满足相关要求;没有将防水层下的隔离层做好,隔离效果无法体现出来;没有合理设置分隔缝的位置,没有仔细嵌填密封材料等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刚性防水层渗漏问题的产生。(4)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施工人员众多,并且没有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交叉作业过程中,其他施工人员破坏了防水施工人员做好的防水层。
1.2管理维护方面
在管理维护方面导致建筑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管理维护部门缺乏专业的检查维护队伍,没有做好对建筑的及时检查和维护,导致建筑局部位置的施工缺陷和潜在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长时间下去,缺陷会不断增加,产生的裂缝也越来越大,引起建筑渗漏。(2)没有对建筑的檐沟以及排水口进行定期清洁,长期下去,水落管容易发生堵塞,导致积水长期存在,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引起防水层的腐烂、脱层现象,无法将防水效果发挥出来,从而发生渗漏。(3)部分业主会将一些垃圾和杂物放在防水层上面,如果这些垃圾、杂物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损坏防水层,引起防水层的腐烂,导致建筑发生渗漏。
2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施工工艺研究
2.1漏水裂缝防水堵漏
在对裂缝进行封堵之前,要先做防水处理,在确保渗漏位置具有一定防水能力之后,在对裂缝进行封堵。在堵水时,要按照漏水裂缝剔出一个20mm深、30mm宽的八字形槽,再清理干净槽,之后,将一条小绳沿着裂缝放在槽底部,根据漏水量来确定小绳直径,绳子长度在350mm左右,按照0.3∶1比例混合水和粉料,将其捏成条形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将其填压到槽内,在将边缘压实之后,抽出绳子,继续压实,让漏水沿着绳孔流出,最后实施防水堵漏。
2.2渗漏孔洞的防水堵漏
同样地,首先要进行防水处理,之后再进行水孔洞堵漏。

采用速凝型堵漏宝和水拌合物进行防水处理,根据0.3∶1的比例混合水和粉料,搅拌均匀后,利用刮板将拌合物压抹孔洞三遍,每次用料为1kg/m2,膜厚度保持在0.75mm左右,要等待前一遍涂层硬化且手部按压没有指纹痕迹后,将其喷湿,再进行涂抹,整个过程要保证不出现积水。
2.3外墙渗漏防水堵漏
对于频繁出现渗漏的地方要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外墙结构应当采用硅酸盐砌块或者陶粒砼块;窗户不能设计过大,不然容易导致窗台墙开裂渗水;对于平屋面应当采用结构找坡,采用统一厚度,加厚处理保温层,防止外墙出现裂缝;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对于砌筑砂浆应当选择洁净的中砂,严格按照配合比来配制砂浆,同时还要使用防水砂浆砌筑外墙,不仅能够使砂浆强度得到保证,并且能够使抗渗性能得到提升。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防水材料,通常将改性沥青基底油毡等材料作为首选。
3防水堵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创新应用
为保证防水堵漏技术施工工艺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新型防水堵漏材料的合理选用极为关键,如无机防水堵漏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水性渗透性无机防水剂、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砂浆及混凝土防水剂、化学灌浆材料,材料的具体应用需严格遵循《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317—2014)、《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298—2013)等要求。以微乳化处理的EP化学灌浆材料为例,作为典型的化学灌浆材料,微乳化处理的EP化学灌浆材料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防水堵漏。以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出现的墙壁返潮、地面积水问题为例,渗漏问题源于地质沉降及内部应力不匀等,混凝土地基和筏板存在裂缝,而在应用微乳化处理的EP化学灌浆材料进行防水堵漏施工的过程中,需首先清理干净地下室地面,完成存在较大宽度裂缝的排查,灌浆孔的间距和位置也需要由此确定。具体施工采用14mm钻头直径的电钻进行钻孔,沿裂缝两侧进行,钻孔角度倾斜穿过裂缝,采用30~50cm的钻孔间距。灌浆孔冲洗采用专业清洗机进行,灌浆嘴安装于钻好的孔内,需保证钻孔与灌浆嘴周围不存在漏水和空隙。采用8%~12%的乳化剂、3%~7%的助乳化剂、30%~45%的水、40%~50%的R-140、6%~11%的AGE、3%~9%的XY207、5%~10%的M3进行配胶,需在搅拌机中搅拌所有原料2min左右,稳定的化学灌浆材料可由此获得。在具体的灌浆施工中,EP微乳液需基于高压灌浆机注入灌浆嘴,灌浆作业采用单孔逐一连续法,配合快干水泥封缝、施工后的灌浆液清除、基于地面防水涂料涂刷的表面防水处理(3次),地下室墙壁返潮、地面积水问题得以根本性解决,微乳化处理的EP化学灌浆材料在防水堵漏方面具备的较高实用性也能够由此得到证明。近年来我国外墙防水技术进步迅速,基于轻型预制内隔墙板的外墙防水技术便属于其中代表,该技术可用于普通建筑工程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新型外墙防水技术应用为例,防水材料设置于墙板2层带肋防水复合板之间,配合墙板中增设的连接器,夹芯防水墙板的承载能力即可满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外墙结构的整体防水性也能够大幅提升。基础墙板与夹芯防水墙板需要通过连续混凝土肋与桁架钢筋,二者的复合可进一步提升外墙防水性能。为更好地实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外墙防水,需将建筑主体结构与混凝土夹芯防水墙板进行柔性连接,设置水平滑动孔于混凝土夹芯防水墙板上部或下部连接节点,柔性节点构造可综合采用弹性滑移方法与弹塑性连接方法,柔性连接可较好服务于防水性能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渗漏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对建筑质量、美观性影响比较大,还会使建筑的使用寿命缩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防水堵漏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渗漏问题,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国平,王娇瑞.浅谈建筑防水堵漏新技术施工工艺研究[J].科技展望,2016(19):18-19.
[2]王萌,孙志发,吕伟.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s2):1453-1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