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温荣幸 李云
[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温荣幸 李云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30000
        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意识随着增强。因此,绿色化城市建设备受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将园林植物引入城市建设中,开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通过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绿化城市,净化空气,降低城市噪音的目的,进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市民提供健康、绿色的居住环境,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生态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的要点,介绍了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提出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备方法,从而促进绿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法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概念
         节约型生态景观,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植物之间的配置,符合场地建设环境。也就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园林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出周边居民的生态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娱乐场所。随着经济型生态景观设计的提出,施工人员和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正朝着经济型生态景观设计的方向发展。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周围的地理环境和相关的厂房配置,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利用周围所有的资源和相关的材料,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减少相关部门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投入,即,在设计过程中,要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获得经济型生态园林的有效配置。而节约型生态园林的理念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生态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的要点
         2.1强调相关生态功效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生态方面的问题,然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绿化、美化生活环境,还会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欣赏价值。为此,实际人员在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时,需做好以下工作:
         (1)在园林景观设计前,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气候等条件,进行实地勘察,进而针对性的设计出某个区域发展的景观,同时种植植物过程中,应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颜色搭配、互补情况;
         (2)设计人员需具备足够的设计经验、专业水平和素质,设计并种植出与生态环境发展相适应的自然资源。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提前对周围环境进行布置,掌握植物的生存条件和习性,设计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节约性景观布置。
         2.2选择景观发展的区域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择。
         (1)应结合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变化情况,明确植物种植类型;
         (2)融合生态理念,考虑景观设计给整个城市带来的变化,提升人们对景观设计的鉴赏能力;
         (3)应根据周围环境的影响,选择适应城市发展的景观。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欣赏景观的能力。
         3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层次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注重各类景观层次的递进性,考虑动静结合和色彩分布的问题。如,在设置河流和假山时,可用一个小段长廊来衔接了,中间以凉亭为辅。假山上,可以装饰不同颜色和花期的植物,从而突出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层次性原则,吸引游客的目光,增加观赏时间。
         3.2景观的原则
         生态园林的功能不仅是为人类提供新鲜空气,更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绿色的环境,以此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追求壮观的同时,也要让其具有一定的美感,充分发挥景观设计的优势,呈现出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

对此,在景观设计中,要更加注重植物配置,把握园林的气体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规划,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园林的景观价值,凸显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3.3合理控制种间关系
         合理控制不同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景观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以往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不同植物种间的中间关系对不同植物种群的和谐生长起着桥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中间种群在景观植物分布中的作用。把不同种群的植被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一个完美的花园。
         4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备方法
         4.1园林设计建设中的适应性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各地区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点,生长条件和习性各不相同。所以,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需提前进行合理设计,并在实施中,结合种植地点的环境、气候和土质等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实际,进而顺应园林植物的高效实施。在种植植被过程中,最好一次性栽培,切勿进行植物移植,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还能大大减少人员工作量,节约成本。另外,在景观设计的适应性上,还要注意与周围建筑的搭配和整个城市的变化。
         4.2景观设计的地域特点与气候条件
         在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中,设计人员应提前做好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根据园林建设的具体注意事项,进行细节性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周围环境情况,制定生态园林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园林配置和相关地质因素,对生态园林进行有效配置。例如,在生态园林景区规划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和因素。正常的娱乐、休闲、农田种植、周边道路交通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促使生态环境和周边农副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推动我国各领域的发展。
         4.3实施物种的多样性原则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实施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实施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地质的周边环境,以及提高其中的观赏价值。所以,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中,要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多样性的设计原则,进行相关设计。对于,不同地区的设计,要进行不同的实施计划,根据周边环境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不同植物景观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多样性的生态园林进行植物的配置,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植物的分析以及生态景观的观赏。因为,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有着不同的观赏价值和不同的作用。总之,就是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多样性的原则,多方面进行考虑,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景观设计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但是,实施完毕后,在根据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随时的改变,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设计。
         4.4合理的进行灌木配置
         在景观设计时,选择植物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和植物之间的配置来选择植物。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植物之间的关系和色彩之间的搭配,这样在设计的同时,才能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生态发展的景观。例如,在灌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明确灌木植物的特点,使设计的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标准。为了让人们更立体地欣赏景观,可以在相应的区域种植银杏树,使二者在不影响阳光的情况下相互生长。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了解植物的特点,从而设计出适合城市发展的节约型景观造型。
         结束语:
         节约型生态园林,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应尽量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利益的快速发展,更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节约型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合理配置植物,从而保证园林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
         [1] 邓 晨.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7(8):88.
         [2] 杨福平.关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初探[J].中国林业产业,2017.
         [3]丁海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198
         [4]江飞.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解析[J].数码设计(上),2019,(11):262.
         [5]秦晶晶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 9,(33):3683
         [6]王文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浅谈[J]城镇建设,201 9,(8):226
         [7]赵俊杰.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 9,(28):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